男女主角分别是于长海长海的其他类型小说《五,六十年代我在东北上山下海于长海长海全文》,由网络作家“冒烟雪西北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晚上下班,长海没等他师傅,赶紧跑去卫生院找到抗美拉着她就往家走。不出意外的是半路就让王尚友给截住了。跟一个老兵抖机灵,那不是纯多余了吗。回去的路上长海在心里念叨着“老逼登,你等着!以后我跟抗美生他十个八个孩子让你看着,累死你。”到了家一进屋,长海就看见小红红面冲着墙角在那里罚站,炕上放着一个大盆,小东升一丝不挂的坐在盆里,张静秋跟于长娟一起给小东升洗着澡。长海一问他妈才知道,小丫头下午在供销社王主任的办公室拿了一盒印泥,给小外甥涂的满头满脸,就连穿着开裆裤露在外面的“小牛牛”跟小屁股都没放过。长海过去扒拉扒拉小丫头,小丫头跟她哥挤了挤眼睛,意思是让他哥帮她说说情。结果她哥给她来了一句“活该”小丫头一瘪瘪嘴哇哇哇的大哭起来,然后就是她...
《五,六十年代我在东北上山下海于长海长海全文》精彩片段
晚上下班,长海没等他师傅,赶紧跑去卫生院找到抗美拉着她就往家走。
不出意外的是半路就让王尚友给截住了。跟一个老兵抖机灵,那不是纯多余了吗。
回去的路上长海在心里念叨着“老逼登,你等着!以后我跟抗美生他十个八个孩子让你看着,累死你。”
到了家一进屋,长海就看见小红红面冲着墙角在那里罚站,炕上放着一个大盆,小东升一丝不挂的坐在盆里,张静秋跟于长娟一起给小东升洗着澡。
长海一问他妈才知道,小丫头下午在供销社王主任的办公室拿了一盒印泥,给小外甥涂的满头满脸,就连穿着开裆裤露在外面的“小牛牛”跟小屁股都没放过。
长海过去扒拉扒拉小丫头,小丫头跟她哥挤了挤眼睛,意思是让他哥帮她说说情。结果她哥给她来了一句“活该”
小丫头一瘪瘪嘴哇哇哇的大哭起来,然后就是她妈的一句“你给我把嘴闭上,再哭一声你看我削不削你?”于是世界安静了。
吃饭的时候小丫头还是小外甥给她解救了出来,小东升拿了块两和面馒头凑到他跟前捧着给她吃,张静秋看了也心软了,就放过了她。
晚饭是一盘子海螺片炒白菜,还有一大盘子炒土豆丝。给两个小的蒸了个蛋。
长海跟他妈讲了单位的事儿,告诉他妈大后天得去押车。张静秋又紧张的叮嘱他凡事要小心。
长娟告诉他今天户口也迁回来了,小东升以后就姓于啦。
长海挺高兴,吃完饭,又给两个小豆丁拿了根奶油雪糕吃。
一夜好眠,第二天一早,长海又是让小外甥给拍醒的,睁开眼一看,好嘛!小东西直接撅着腚趴在他身上。现在小外甥挺依恋他,晚上偏要跟他睡,其实也没别的原因,就是长海讲的故事比他妈讲的有意思。
长海起床还是老一套,然后吃饭上班,路上王尚友还是横扒拉竖挡的,长海跟抗美只能不时的眉目传情。
到了厂子,王尚友带着长海去到车队,两个人在车上晃晃悠悠的跑了两个多小时才到地方。
王尚友找到老熟人,把需要的东西跟人家一说,对方算了价钱把钱给人家一递,等着就行了。
长海闲着无聊满哪乱串,等装完车得下午四五点钟才能完事。长海打听到这个时候刚退完潮。
于是就跟王尚友打了个招呼,跟着农场去赶海的拖拉机就跑了。
其实冬天赶海的海货品质要比夏天好很多,尤其北方冬天赶海的海货,品质更优。
尤其是海蛎子,贝类这些东西是最肥美的,动物界都是这样,吃了一年了就赶着这一年存下来的这点养分过冬呢。所以能不肥吗。
在拖拉机上长海听他们说昨天海上刮大风,今天海滩上肯定有货。
到了地方一群人下了拖拉机,三三两两各自分散开了,这群人以为长海就是来玩的也都没管他。
长海扛着一把铁锹拎着两个麻袋,没办法,没找到合适的家伙事儿,只借了一把铁锹。
长海来到一片礁石区,就看礁石上密密麻麻的全是海蛎子,这给长海兴奋的,这不掏上了吗。拿着铁锹就开始戗了起来,戗下一堆装上一堆,大部分都进了他的空间里。麻袋里装了大半麻袋。
等过了这片礁石区就看见不远处的海滩上有一片棕红色的东西。长海走近一看,我擦!海肠!在后世这可是好东西啊,就不说价格了,关键是这玩意鲜呀那味道别提了。
赶紧划拉,同样也是大部分进了空间,留了五六斤在麻袋里,收完了海肠,又在旁边的一堆海草里发现了十来个海参,这可是正宗辽参呀,这个时代的资源真是太丰富了!收了,都收了!
收完这些,长海扛着麻袋往回走,其他跟他一起来的人也都陆陆续续的往拖拉机那里汇合。
一群人互相参观着对方的战利品,看见长海麻袋里的海蛎子跟海肠,让一群人给好顿笑话。
长海都懵了,咋滴!瞧不起谁呢?你们捡到鲸鱼了是咋滴?笑话我!
别人都是各种的螺,还有挖出来冬眠的螃蟹以及窝在水坑里的鱼啥的。对于长海捡的这些东西人家根本瞧不上。
原因就是没人吃这玩意儿,海蛎子开壳费劲,一煮没啥玩意儿了。海肠子更不用说了,收拾完就一层皮,一过水就抽抽没多少东西啦。
最后一群人每个人都给了长海一点他们认为的好东西,有一个老奶奶还给了他一小桶海钱儿,跟海瓜子。
回去后王尚友为了等他也没吃饭,长海扛着麻袋跟王尚友去食堂找到大厨,给了人家二斤粮票人家才给加工了一盆螺跟海蛎子,其实就是蒸了一下,主食在长海的强烈要求下,用海肠子煮了一锅面条。
这顿饭给这爷俩吃的,都快成仙了,太鲜了!两个人恨不得每人长两张嘴。
吃饱喝足,就等着往回走了,刚装完车,王尚友的老熟人安排人拉过来一堆王尚友要的海货,加一起能有五六百斤,几个人七手八脚的给扔车上,其实也没啥,大部分是冻板鱼,以及一些干海带,虾皮,海米啥的。
回到厂子都快七点了,车开到保卫处门口,值班的人出来一起把东西卸了下来。长海把处里的三轮车登了出来,连他师傅跟一麻袋他捡的别人认为的“破烂”扔车上,他一齐给蹬回了家。
到了家,给他师傅分了一半,长海就回了家。
家里老老小小的都在等着他,他妈是不放心,他姐是想告诉他厂子里的调令已经下了,小红红是想吃好吃的,小外甥是等他晚上搂着他给他讲故事。
长海想这就是家的幸福吧。张静秋给长海收拾饭菜,长海让他妈又把海钱儿跟海瓜子给煮了。
他妈看了看他赶海的海货,也是一脸鄙夷。长海心想“你们也不知道啥是好东西呀”
长海狼吞虎咽的吃着饭,张静秋跟长娟用缝衣针扣着海钱儿,扒着海瓜子喂着两个小豆丁。有时也时不时的攒上一小堆放到长海的碗里。
在这个外面寒风凛冽的寒冬里,一家人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是那么的温暖!
在车头抡了一个小时大板锹,满头是汗,一脸却黑的长海回到车厢。一屁股坐车座上。拿起水壶咕咚咕咚的灌水。
王尚友跟车厢里的几个人愣愣的看着他,一拍桌子“刘大脑袋,我抄你姥姥!我徒弟你都敢欺负。我一巴掌呼死你”
王尚友一边喊着一边就要往车头去。长海一把拽住他师傅,也不说话,从兜里掏出了一个非常精致的白钢小酒壶递给了王尚友。
王尚友接过来一看,拉拉着的脸立马凑在了一起,跟一朵菊花似滴。
一边嘟囔着一边摩挲着。“老家伙又回我手里啦,长海你真是我的好徒弟。回头师傅再带你去喝羊汤吃回头(清真食品)”
“师傅,我还搭了您一盒烟呢!这大头叔跟陈叔一个小时就抽了半盒,车头外面冒着汽,车头里面冒着烟跟着火了似滴”长海哀怨的嘟囔着。
“不亏!一条烟都不亏,这玩意儿当年我一共就缴获了三个,一个让军长没收了,一个给了你爹,这个是我跟刘大头拼酒,他他妈的让他徒弟给他倒水,给我倒酒让他骗走的。好孩子,回家后别跟你师娘讲昂!让你师娘知道了又给我没收啦”
王尚友珍惜的把酒壶揣进怀里,拿出毛巾给徒弟擦着脸。
气势雄浑的火车拖着长长的车厢,继续的飞驰在白茫茫的土地上。
车厢里的几个人围在炉子边上烤着火,一边吃着换来的松子一边听着王尚友讲着当年战场上的故事。
下午三点来钟,火车到达了沈阳苏家屯编组站,王尚友跟长海安顿好物品,检查完货物,又跟站里的保卫人员交接一下,领着长海坐着公交车去到市里。
两个人来到北市场老边饺子馆,点了半斤三鲜馅蒸饺,半斤酸菜馅水饺。又来了一盘子大白菜拌蜇皮,一个皮冻猪头肉拼盘。还有一瓶老龙口酒。
这时候的东北饺子是按照面一斤算的。你要是按一斤饺子要,实际上饺子能有二斤二两。
王尚友滋啦了一口酒,扔进嘴里一个饺子,看着吃的正欢的长海。又拿出他的小酒壶看了看。
“当年从对岸回国,第一顿饭就是饺子。当年你爹流着泪一口气吃了九十三个饺子,吃一个饺子念一个名。我们连当年过江一共一百三十五人,一共牺牲了九十三人,回来的就剩四十二人,还有十七个是残废,连一级领导就你爹跟我啦。”
王尚友红着眼睛讲着当年的经历。“过江的时候你爹是指导员,我是副连长。有一次我们连负责穿插阻击,后续大部队进行包抄。”
王尚友喝了一口酒继续讲着“我们连一宿突进四十多公里,到达地点正好碰上一个敌人的补给站,你爹跟连长孙大明白都没商量,互相看了一眼,带着人上去就给他们缴了,前后不到三分钟。你都想象不到,你师傅我是嘴里叼着羊腿,架着机枪阻击的敌人,那一仗打的别提多过瘾啦,我们换上敌军的衣服,把他们的旗子一插,飞机也不炸我们,还跟我们晃翅膀”
长海一脸羡慕的听着,都忘了吃啦。王尚友讲完,长海赶紧给他把酒满上。
“师傅,你们当年过的那才叫过瘾啊,我要是有你们的经历就好了,我这辈子也值了!”
“去边拉去!我们要不是为了你们这些个后代能过上安稳日子,谁他妈愿意去拼命。去倒两碗饺子汤去”
长海乐颠的倒了两碗饺子汤,又吃了几个饺子跟菜。王尚友喝了能有半斤白酒,问道“吃的咋样?饱了没?”
“饱了,剩这些饺子跟菜可咋整?”王尚友嘿嘿乐着,从带来的兜子里拿出来两个饭盒,长海一看赶忙接过来,把剩下的饺子跟菜打包好。
两个人出来天色还早,王尚友领着长海在北市场又逛了一圈,在商店王尚友给媳妇买了点毛线,长海则买了几瓶八王寺汽水给他的水壶灌满了。两个人出了商店四下望了望。
“走,师傅领你去泡个澡”长海一听心里话说“我擦!这是要安排我一条龙吗?这师傅够意思!我一个穿越过来的今天也体验一下这个时代的洗浴文化”
爷俩来到北市场大澡堂,对,名字就叫“北市场大澡堂”这个时代有名的还有“北市场小澡堂澄瀛泉浴池北市场工人澡堂”
买了票爷俩进了大厅,长海一看,心里暗说“要不说后世讲全国洗浴看东北,东北洗浴看沈阳呀”你看看这个年代这大厅里,拔罐刮痧的,按摩修脚的,喝茶唠嗑的,下棋打牌的。服务员吆喝着,吹牛的比划着!太热闹了。
爷俩脱光衣服进了堂子,王尚友用手先试了试温度,然后迈进去一条腿同时嘴里斯哈着,再是另一条腿,适应了一会后,嘴里发出嗯哼一声,一屁股坐了进去。
长海憋着乐,心里想出一幅五十多年后,著名笑星尼古拉斯.四儿的经典作品。
爷俩在池子里泡了半个小时,长海觉得自己都快迷糊啦。王尚友要找搓澡的。长海说“拉倒吧师傅,咱俩互相搓搓得啦,别花那冤枉钱,你也让我孝敬孝敬您”
王尚友笑着点头称是。爷俩这就互相搓了起来,搓澡这技术好像是东北人天生就会的技能,别管搓的咋样,只要是一上手,都像那么回事儿。
这爷俩是泡了两遍,又搓了两遍,然后冲了冲身子,就又回到大厅。长海感觉身子都轻快了不少。
两个人裹着浴巾,王尚友要了一杯茉莉花茶,给长海要了一碗酸梅汤。就在休息床上半躺半靠的歇息上了。两个人不时的还跟旁边唠嗑吹牛的人搭着话。就跟认识多年的熟人一样。
长海心想“自来熟这可能也是东北人印在骨子里的吧。社交牛逼症是东北人基本技能,包括社恐,自闭的东北人”
爷俩喝完茶水,又进堂子里泡了一遍。出来后穿上衣服就出了澡堂子。一出门小风一吹,长海就感觉自己快飘了起来。自身一点重量都没有啦,手脚都没有力气啦。
王尚友哈着气,领着他坐上有轨电车去到北站,找到铁路招待所,拿出介绍信开了一间房住了下来。
来到房间,王尚友让长海把打包的饭盒拿到锅炉房去热一下,顺便打一壶开水。
长海热好了饺子,打了一壶开水回到房间。爷俩就又开始造了起来。
经过一顿澡堂子的洗礼,肚子里的这些碳水化合物跟蛋白质基本上也消化的差不多啦。于是王尚友喝着酒吃着菜,长海喝着茶水吃着饺子。不是长海不喝酒,这是规矩,“父子不对饮,叔侄不同席”但是说长辈让你喝那就另当别论啦。
前太平村其实不应该算农村,按照后世算也就是城乡结合部。跟长海家的江海大院距离也不算太远,步行半个多小时,骑车也就十几分钟。
长海吭哧吭哧的推着三轮车,援朝卖力的蹬着。走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到大院胡同口。
王尚友正在门口劈柴火生炉子,不出意外又让徐慧娟收拾了。因为看脸色看动作就不正常。一斧子下去跟劈山救母似滴。
“爸,快来帮我们推一下呀!”援朝离着挺远就喊上了。
王尚友抬起头看见儿子跟徒弟正推着车跟胡同口的小上坡较着劲。赶紧跑过去,抓着车把就给拽了上来。
“累着了吧,两个小毛驴没长劲儿”王尚友接过三轮车说着。
“啥呀师傅!过镇江桥的时候桥上那个大坡跟镜子面似滴。我俩折腾了二十来分钟才推上去,早就没劲了”长海嘟囔着。
“你俩呀还是小,两个妈跟小不点都在你家,就推你家吧,正好你家还有个小院”长海家是胡同里为数不多的有院子的。
爷三个把车推进长海家院子里,两个妈也出来了。等把车上的伪装物拿下来三个大人都愣住了。
“你俩上货去啦?咋整这么多?”徐慧娟惊奇的问着。
“赶紧往屋里搬,注意点别让别人看见”王尚友提醒着。
于是几个人就往屋里搬。
几个人围着七八个大筐。愣愣的发呆。这时候两个小不点从里屋跑了出来。
“驴,大驴,大哥大驴,爸爸大驴,妈妈大驴,老公公大驴,驴……”两小只看见筐里的鱼兴奋的发音不清连蹦带跳的喊着。
两个妈抱起两小只,各自在他俩的小屁股上一顿拍。
“长海妈,你做饭,我跟老王挑海货,赶紧让两个孩子歇歇,累坏了”徐慧娟急切的说着。
张静秋急忙开始收拾做饭。王尚友跟徐慧娟,撸胳膊挽袖子就开始给海货分类。
“妈,有大头鱼,你炖一个呗?”长海一边脱着衣服一边跟他妈说。
“行,正好我今天买的豆腐。”张静秋笑呵呵的应着声。
长海和援朝进了屋,一个趴在炕上,一个躺在炕上。累倒是不累,就是乏。两个小不点噔噔噔跑过来,直接就骑在他俩的身上。长海和援朝起身就跟他俩玩了起来。
“妈!我跟援朝的背包里是我俩换的粮食,您拿出来,一家一半分好”长海突然想到了还有粮食。
张静秋把粮食分成两份,又把收拾好的大头鱼块放在炉盖子上烤。为啥?为了省油!炖鱼只有把鱼用油煎了才能炖出浓汤。可是这个年代家家户户的油多金贵。
就拿长海来说,一个月三十二斤粮,三两油,六两肉。别说炸了,就是用油煎都是奢侈。
大头鱼烤完再炖的效果跟煎出来是一样的。张静秋跟徐慧娟都是海边人。因此对于做鱼还是很有心得的。
长海歇了一会也出来跟着分海货。一边分一边讲着这两天的经过。听的三个大人一愣一愣的。
几个人分好了海货,帮着张静秋把晚饭也收拾好了。进了屋就开饭。
桌子上就两个菜。大头鱼炖豆腐,汤浓鱼白,上面撒的嫩绿的大葱葱花显的那么有食欲。煮好的蚬子直接用盆端了上来,扒开壳拿出蚬子肉,沾点白醋,别提了!能鲜到灵魂深处。
两个妈照顾着两小只吃着饭。长海和援朝不用说了,早就饿的冒星星了,哥俩跟饿狼一样。王尚友桌子跟前的蚬子壳跟个小山一样。三杯酒都已经喝进肚子里啦。
“长海,过了年师傅就升官啦!当处长。”王尚友放下酒杯,一脸通红的看着长海。
于长海愣了一会。眼睛一亮,惊喜的问道“师傅真的假的?那吴叔去哪?再一个你还是个科长,咋能一下子当处长呀!”
王尚友喝了口酒,又扔进嘴里一个蚬子肉,慢慢的说道“吴大疤瘌调进市局二处当处长,算是平调,咱们处里两个副处长,刘全德有病常年住院,方虎当年因为散离职守导致你爸牺牲挨了处分,所以也不能是他当。又不能从别的地方调一个处长过来,不懂业务瞎指挥。我虽然是个科长,但是我的级别是正科,当年要不是踹了刘副书记一脚,方虎的这个副处长就应该是我的,结果给我了一个科长,级别还按正科待遇”
长海点着头,认同着他师傅说的“师傅,那你以后就不用跟车啦,我咋办呀?”
“没事儿,还有段时间呢,我还能带你出两趟车,到时候你也差不多成手啦,明年开春援朝也上班了,让他跟你一个组,到时候安排你俩固定跑兴安这条线。哪里都是我跟你爸的战友,你怕啥?”王尚友不在乎的说着。
“行!师傅我听您安排,来师傅,我敬您一杯,恭喜您升官。”长海一边说一边拿过来他妈泡的山里红皮水给自己倒了一杯。敬向王尚友。
“喝鸡毛水呀,你也成人啦,今天高兴,你也来一杯,把你手里那破玩意给援朝,今天陪师傅喝两杯。”王尚友把酒瓶子递给长海。
“我咋就得喝水?我要喝酒。我也成人啦。”王援朝一边接过长海递过来的水杯一边不满的嘟囔着。
“滚一边拉去。你还成个人啦,成天领着一堆小崽子串胡同,你说你领那一帮小犊子最大的有八岁吗?”援朝妈剜了一眼王援朝。
王援朝满不在乎的一仰脖把山里红水干进嘴里“真甜,干妈再给我来一杯”
张静秋乐呵的给援朝倒水“我看了你们两口子成天就拿援朝出气。援朝以后他们要是说你你就找干妈。”
王援朝接过水杯,应着声,又一口干了。徐慧娟在一旁拍了他两巴掌“你不能慢点喝呀”
一顿饭吃完,王尚友彻底喝高了,徐慧娟跟援朝把分好的海货还有王尚友一起扔在三轮车上给拖回了家。
长海帮他妈收拾好饭桌,刷好了碗,就陪着张静秋在厨房砸海螺,煮蚬子。
带壳的必须把肉弄出来冻上。要不然回头都死了再吃容易拉肚子。
小丫头抱着自己的一个小搪瓷缸子,里面是热的山里红水。小丫头小口小口的喝着。也蹲在一边看着,时不时的用小手指捅捅这捅捅那。
“妈,过了年把小红幼儿园吧,这样您就不用成天带着她了。”
“唉!前两年你爸刚去世,小丫头还小就一直带在身边,你师娘为了照顾我把小乐乐也带在身边陪她玩没送幼儿园。都习惯了。也不差这一年两年了,再带她一年就给她送育红班了。”
娘三个一边干着活一边唠着家长里短。不出意外的是小丫头的眼睛又饿了。
长海给小丫头煮了个比他拳头还要大的大海螺,煮好后去掉肝胆肺不能吃的,切成小块,浇了点酱油递给小丫头。
小红红坐在小板凳上,直接用小手抓着往嘴里送。小身子又一扭一扭的了。
等她吃完张静秋给她洗漱干净,又给她喝了点水就安顿她睡觉了。然后跟长海俩继续收拾剩下的海货。
长海在一边自顾自的吃着,中间姜依娜小朋友跑了进来,被长海抱进了怀里,他妈要把她抱出去,让长海给拦住了。
长海一边逗着她一边喂她吃她要吃的菜。小姑娘也懂事儿。不哭不闹。
三个人一直吃到掌灯。一桶酒最后就剩点底啦。要不是王尚友拦着姜喜军还要出去买酒。其实姜喜军的酒量也不是盖的。但是谁让他碰上王尚友了呢。最后还是让他媳妇给架出去的。
王尚友和长海在姜喜军家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爷俩起来,董亚菲早早的已经起来把早饭给做好了。
二米子粥,油旺的卜留克咸菜丝,用油煎的小河鱼,一盘子摆的跟花一样切好的咸鸭蛋,还有一摞子熊油烙的喷香的饼。
不是昨天晚上的剩菜都吃光了,而是这样显得对客人的重视。
看着这样的早餐,都给王尚友爷俩整的不好意思啦。
昨晚上喝大发的姜喜军,吃饭的时候还张罗着再整点酒透一透。王尚友一顿推让,最后就是被他媳妇董亚菲一巴掌呼的不放声啦。
在东北,在外面或者是有外人的情况下,老爷们儿哪是“扬巴(显摆)的”绝对有面子的,自己媳妇在不出格的情况下一般都是顺着自家老爷们儿。但是!一旦发现有点儿不像话的苗头,老娘们儿绝对是不惯毛病,都不用别的,就一个大嘴巴子,一句话“给我家去”你就看百分之八十的老爷们儿俩个膀一抱,头一低,转身就走。这个方法还适用于家里大姐教训弟弟成功率更高,百分之九十五。
王尚友和长海顺顺溜溜的吃完早饭,稍微的休息了一下,就收拾东西准备回去。走的时候,在睡觉的褥子底下放了二百块钱。
姜喜军两口子给他俩拿了一些干木耳,干蘑菇还有松子啥的,又给他俩送出去挺远,分开的时候姜喜军还是给王尚友揣了一个卷烟器。
爷俩都快到林场办公室了,就看姜喜军远远的一边跑一边喊的过来。原来是发现了他俩留下的钱。
姜喜军一脸怒容“叔,小海兄弟!你们这是骂我呢,这不是跟扇我大嘴巴子一样吗?你们咋那么不实在呢?赶紧把这钱拿回去!”
“军子,这不是给你的,这是给孩子的。你就收着吧。夏天有机会领媳妇孩子去我们那里待几天”王尚友推脱着。
“不行!叔,你俩救了我一命,反过来还要给我钱,我要是把这钱收了,你们是骂自己还是骂我呢,这钱我花着太烫手了,今天你俩要是不收回去,我现在就给这钱扬了”姜喜军是真的生气啦。
王尚友和长海互相看了看,最后还是妥协了。他俩心里都想着“以后有机会再用别的方式给补偿吧”
看他俩收了钱,姜喜军立马露出了笑模样,陪着他俩去供销社买了两瓶酒跟二斤点心,找到了场长。又是一顿推让。最后场长收下东西,又安排了一台去局里送木材的卡车给王尚友爷俩送走了。
长海和王尚友刚回到火车上,他们一起来的同事就跑回来跟他俩说“王科长,出事儿啦。咱们来的时候你们剿灭的那些人的家里人来林业局闹啦,能有将近一百来人呢。现在正要求抓你们呢”
王尚友一听就乐了“哎呀我去,土匪家属还学会发动人民群众啦。我去看看去”
“你把你妈看成啥人啦,应该的,你跟抗美都大了,应该送人家点像样的物件,钱要是不凑手,妈给你添上。”张静秋接过钱满不在乎的说着。
“儿咂!妈跟你说,以后可不能去打猎啦,太危险啦,你有个好歹,咱家就一个顶门立户的男人都没有啦”张静秋担忧的说。
“放心吧妈,没你想的那么危险,野牲口看见我们才害怕呢。不把准的事儿您儿子也不能干呀”长海安慰着他妈。
然后从大背包里面,掏出来他在哈城买的红肠,里道斯,列巴,糖果,奶油雪糕这些东西。
娘俩正整理这些东西呢,就看他妈屋门口,露出来两个小脑袋。然后就是于长娟的呵斥声。
“你们两个小瘪犊子,不睡觉又跳下炕干啥?还光着脚!”
“舅舅,回家大哥回来啦”两小只怯懦的回答着。
别的地方不知道,东北的家庭里如果有一个大姐,那绝对是最权威的存在。姑奶奶回家,哪是能当家的!反正作者就是这样。
长海看见,赶紧过去把两小只给抱过来。小东升一到他大舅怀里,嘴一瘪就开始哇哇哭,一边哭一边告状“妈妈,揍我!姨姨,揍我!舅舅,好,屁屁疼”东一句西一句的。
于长娟给他俩拿了棉袄跟鞋子穿上,挨个的点着他俩的小脑袋。
小东升拱在长海怀里,于长红小朋友脑袋拱在一堆好吃的里面。没有别的话就一句“我好像又饿啦”
长海还是给他俩一人掰了一块红肠,还有面包。两个小不点拿着就直接跑长海屋里去了。他俩都害怕东西被于长娟给没收了。
于长娟帮着忙乎。关心的问东问西。收拾妥当了。张静秋得知长海明天不用上班,就把粮本,煤本找出来让他明天去把粮跟煤都给领回来。正好还有小三轮,再有半个多月就要过年了。
收拾妥当,各回各屋,小东升终于在一顿嗷嗷叫的哀嚎跟长海的妥协中,脱离了他于长娟的魔爪。跟长海睡去了。
第二天一早,长海难得的没让小不点给拍醒。但是一看,炕上根本没有小东西的踪影。
长海刚要下地,就看小东西裹着他的小被子,睡在地上。
这小东西晚上睡觉打把式,掉炕底下了,就这样都没醒。睡的呼呼的。
长海把他抱上炕。小家伙反倒是醒了。睡眼蒙胧的揉着眼睛。长海意思让他再睡一会儿,他直摇头。于是给他穿上衣服。又找了几个玩具给他。
长海继续在院里练功,他妈也还有他姐这时候也起来了,老妈做饭,他姐负责收拾家,以及揍两个小不点。
长海打完水,去完厕所,洗漱完。老妈的饭也做得了。
吃了饭,老妈和他姐都去上班,俩个小崽子死活不跟张静秋走。偏要留在家里。挨揍都不好使那种。最后只能妥协了。
长海把粮口袋,还有油桶找出来,又给两小只包严实了。把他俩放三轮车上,推着车就出去了。
到了王尚友家门口,喊着王援朝,王援朝一看长海要去领粮,回家也把东西收拾跟长海一起去了粮站。
援朝蹬着车,长海还有两小只以及两家的粮食一齐坐在车上。援朝反倒是还挺乐呵。
“长海,我爸跟我说,可能这几天我们这批人就得去处里报到上班啦。你说我能分到哪个部门?我想跟你一起,千万不能给我分到下面分厂或者附属企业。那跟看门老大爷有啥区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