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古典书屋 > 现代都市 > 一品奸臣全局

一品奸臣全局

菲硕莫薯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穿着得体的儒袍,头发梳成大人的模样,袖里揣着一张千贯银票,赵勋离开大宅前往了县城。阳光有些刺目,赵勋从袖中抽出了银票,微微皱眉。“少爷,您为何愁眉不展?”跟在身后的祁山既是家丁也是赵勋的跟班,平日赵勋出入都是由他伴着。赵勋弹了弹银票:“但愿这位知州大人是一个纯粹的官员,只认钱,不重人品与才学。”“少爷,一千贯够吗,要不要去钱庄再取一些。”祁山是个话多的性子,年岁与赵勋相仿,喋喋不休。赵勋也不太确定,他觉得是够了,换算一下购买力,一贯相当于两千左右,一千贯就是二百万,二百万认个干爹,大差不差。“阿山你老家不是莒县的吗,离州府很近吧,这位白知州官声怎么样?”“诶呦,那可是人人知晓,坊间百姓提起来,哪个不是竖起大拇指夸赞一声这狗是个清官儿...

主角:赵勋赵大成   更新:2025-03-09 12:1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勋赵大成的现代都市小说《一品奸臣全局》,由网络作家“菲硕莫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着得体的儒袍,头发梳成大人的模样,袖里揣着一张千贯银票,赵勋离开大宅前往了县城。阳光有些刺目,赵勋从袖中抽出了银票,微微皱眉。“少爷,您为何愁眉不展?”跟在身后的祁山既是家丁也是赵勋的跟班,平日赵勋出入都是由他伴着。赵勋弹了弹银票:“但愿这位知州大人是一个纯粹的官员,只认钱,不重人品与才学。”“少爷,一千贯够吗,要不要去钱庄再取一些。”祁山是个话多的性子,年岁与赵勋相仿,喋喋不休。赵勋也不太确定,他觉得是够了,换算一下购买力,一贯相当于两千左右,一千贯就是二百万,二百万认个干爹,大差不差。“阿山你老家不是莒县的吗,离州府很近吧,这位白知州官声怎么样?”“诶呦,那可是人人知晓,坊间百姓提起来,哪个不是竖起大拇指夸赞一声这狗是个清官儿...

《一品奸臣全局》精彩片段

穿着得体的儒袍,头发梳成大人的模样,袖里揣着一张千贯银票,赵勋离开大宅前往了县城。
阳光有些刺目,赵勋从袖中抽出了银票,微微皱眉。
“少爷,您为何愁眉不展?”
跟在身后的祁山既是家丁也是赵勋的跟班,平日赵勋出入都是由他伴着。
赵勋弹了弹银票:“但愿这位知州大人是一个纯粹的官员,只认钱,不重人品与才学。”
“少爷,一千贯够吗,要不要去钱庄再取一些。”
祁山是个话多的性子,年岁与赵勋相仿,喋喋不休。
赵勋也不太确定,他觉得是够了,换算一下购买力,一贯相当于两千左右,一千贯就是二百万,二百万认个干爹,大差不差。
“阿山你老家不是莒县的吗,离州府很近吧,这位白知州官声怎么样?”
“诶呦,那可是人人知晓,坊间百姓提起来,哪个不是竖起大拇指夸赞一声这狗是个清官儿。”
“清官?”赵勋犯愁了:“那他能收我钱吗。”
“怎地不能,一定能。”
“为什么,百姓不都说他是清官吗?”
“哎呀,狗清官,前面不还有狗吗,百姓皆说,这狗明面上如此清廉,背地里不知贪了多少钱财,不贪赃枉法他装什么清官儿。”
“无懈可击。”赵勋一拍双掌:“出院!”
祁山傻笑着,没听懂,最近自家少爷总是说些怪话,他习惯了。
二人遛遛达达走向城外,赵勋越想越是觉得心里没底。
“不对啊。”赵勋挠着额头:“如果他是贪官的话,怎么会高升呢,还是入京去吏部担任左侍郎?”
“哎呀少爷,这般简单的道理您还不懂吗,这官员就好比是癞蛤蟆下蟾蜍,一窝更比一窝毒,哪有一个好鸟,那姓白的定然也是暗中使了钱财高升。”
“好吧,不过就算见到了他,他肯定还要考校一番,读了一辈子四书五经的文臣,本少爷要怎么应对?”
祁山:“没壳的王八垫桌脚,死撑,您好歹试一试。”
“不是。”赵勋好奇极了:“你这一套一套,都和谁学的。”
“跟您学的啊。”
“胡说八道,我什么时候和你似的闲不住。”
祁山双眼一亮,又学了一句,迅速记在了心里。
路程不远,溜溜达达不到半个时辰,赵勋一边走,一边思索着,自己好歹也读了那么多穿越文,想要一鸣惊人应该不难。
越是想着,赵勋反倒是觉得难以抉择了。
穿越三件套,作诗、土豆、搞火药,投其所好,见人下菜碟。
如果对方注重文采,自己就作诗,来一首有气势的,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如果对方喜欢舞枪弄棒,自己就弄个火药,点燃之后扔知州府里让他见识见识威力…
如果对方注重民生,是个实干的官员,自己就弄个土豆…
想到这,赵勋摇了摇头,不行,土豆的原产地好像是南美洲,隔着大海呢,时间来不及是一方面,再一个是他也不会游泳。
“选择性还是多一些比较好。”赵勋若有所思:“山山呐,如果,我是说如果的话,如果我混不进官场的话,本少爷还能有什么出路?”
“跟着老爷经商。”
“经商好啊,我喜欢经商。”
赵勋打了个响指,这个他可太熟了。
穿越嘛,先写书,直接白嫖就行,四大名著,三藏溜猴、黛玉训狗、刘备求生、宋江卖友。
转念一想,赵勋觉得还是应该接地气一点,名著的话,百姓们也看不懂,还是得通俗易懂,金鳞岂是侯龙涛、年轻先进白老师、还有租客阿斌,写出来后一定卖爆。
当然,他也就是想一想,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果这波不能舔到知州大人的关系,别说未来了,他们全家还能不能见着明天的太阳都说不定。
“先去城中打探打探消息吧。”
赵勋脸上再无嬉笑怒骂之色。
事关全家兴亡,这把他只能赢,不能输。
路程不远,官道连着肃县县城,胡思乱想的赵勋抬起头时,已是到了城外。
才至申时,百姓皆在田中忙着农事,烈日下的城门大开,城门郎躲在阴凉处打着瞌睡。
肃县是一座老城,营造建成至今六十余年,整座城就如同一个古稀老人,一辈子平平无奇毫无波澜,斑驳的城墙老旧而又整齐,没有一砖一石遭受过流矢、刀刻、火烧。
记载了六十多年的县志,寥寥几字足矣,平静,唯有平静。
没出过帝王将相,也没遭过大灾大患,有的,只是平静,人们平静的活着,时间平静的流逝,仅此而已。
天下十二道,一道一知州,知州下面是府,一府一城,城下则是县,少则七八,多则十余。
肃县无论是在府中还是道中,既不算最穷的,也不算最富的,却一定是最平淡无奇的,最为安逸的。
城是安逸的,城门郎也是安逸的。
安逸的城门郎打着瞌睡,听到了脚步上,睁开眼,向前走了两步,站在了城洞中观望着。
“诶呦,当是谁,原是赵公子,不,瞧咱这记性,得叫赵举人才是。”
城门郎是个军汉,三十出头,圆滑的很,守备府中的小旗,辖着二十四个兵丁,平日负责城门进出盘查诸事。
至于这城门郎姓甚名谁,赵勋也不记得,拱了拱手算是打过招呼。
“吃了没。”
“吃了,吃过了吃过了。”
城门郎凑了上来,压低声音:“平日赵举人都在家中温书,今日入城定是因知州白大人,是也不是?”
说到这,城门郎嘿嘿一笑:“白大人应是还未入城,赵举人可得赶紧,半个时辰前,郭大人那侄儿将城中的奇珍古玩、书帖字画统统买了去,欲要百般讨好白大人。”
赵勋再次拱了拱手:“多谢。”
“赵举人客气了。”
赵勋看了眼天色,若有所思:“既是巡查下县,会不会微服私访啊,这群大人物就愿意整这些扮猪吃饲料花活,兄弟们这几天见没见着有没有什么陌生面孔入城。”
城门郎摇了摇头,随即又伸手指向了前方:“今日只见两个刁民百姓,说是入城寻亲访友,再未见到旁人。”
赵勋顺着手指望去,只见两个庄稼汉打扮的男子向前走去,看背影应是一老者与一中年人,的确是寻常庄稼汉的打扮,一边走一边四处观望着。
“行,多谢了,改日请你吃酒。”
又客气了两句,赵勋加快脚步,带着祁山入城了。
赵勋走的快,路过老者与那中年人时,并未多看上一眼。
殊不知擦肩而过那一瞬间,老者见赵勋穿着儒袍,流露出颇有兴趣的模样。
一旁壮汉低声道:“大人,看他穿着年纪,这后生应是肃县两位举人之一。”
老者肤色古铜,高高瘦瘦,虽是庄稼汉打扮,却是满面书卷气。
望着赵勋的背影,老者微微摇了摇头:“儒袍穿的松垮,举止轻浮,家丁护院与他并肩而行毫无家风可言,想来是那名声不佳的县令之侄。”
壮汉笑道:“既是举子之一,不如卑下将他寻来,您好考校一二。”
“不急。”老者摇了摇头:“先探访贵人下落,不可本末倒置。”
壮汉叹了口气:“当年陛下尚在王府时便为长公主多方打探,如今已是过了十余年之久,怕是…”
“混账话!”老者猛皱眉头,声音压的极低:“莫说十余年,便是二十年,三十年又如何,世人不知,难道你亲军营还不知晓吗,此事乃是陛下与长公主毕生夙愿…”
说到一半,老者顿了顿:“这亲军营本就是为寻那贵人所设,寻不到人,你我皆无法交差。”
“是,如今州府只有这肃县尚未查访,贵人若尚在人世,如今应是二十上下的年…”
老者气急,一脚踹在壮汉腿弯:“寻死之言,活腻了不成!”
“是,是是,卑下又失言了。”

赵勋与祁山汇合后,后者三言两语将了解的情况说明了一下。
原来是县衙一些文吏放出了风声,污蔑赵勋这举人功名是他爹花销钱财买来的,如今城内百姓已是议论了起来。
赵勋虽惊却也算不上怒,子虚乌有的污蔑罢了。
“正好,会会那狗县令。”
说罢,赵勋迈步朝着县衙的方向走去。
肃县一条大路,通东、南、西、北,府衙在最中心位置。
眼看着快到县衙了,祁山拉了一下赵勋的袖子:“是那县令郭老狗。”
赵勋止住了脚步,五十丈的距离,县衙外一群身着官袍的人与衙役站成三排,烈日之下也不知站了多久,几个文吏在暴晒之下不停擦汗,手搭凉棚观望不止。
“这明显是迎接领导视察的架势,看来那位白大人的确没到。”
赵勋定睛望去,挠着下巴:“郭尚文的侄儿郭晋安也在。”
郭晋安,县令之侄,肃县就出了两个举人,一个是赵勋,另一个就是郭江安。
要说这郭家与赵家,原本交情也算不错,县令郭尚文与赵大成私下里称兄道弟,当初赵勋参加乡试时,郭尚文这当县令的也没少勉励赵勋。
谁知郭尚文高估了他侄儿的个人素质,也低估了赵勋的文化水平。
被寄予厚望的郭晋安虽是成了举人,却因整日欺男霸女横行乡里,坏名声传到了州府中,州府学官说肃县举人郭晋安文采有余,品行欠佳,就这八个字,算是关了入仕途的半扇门。
反倒是在郭尚文眼中和个书呆子似的赵家二郎赵勋,因整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知温书,令州府学官们赞誉有加。
一山不容二虎,一县也不容二举,小小的肃县就这么卷了起来,因关系切身利益,平日里称兄道弟的县令郭尚文,与肃县最大商贾赵大成之间的关系愈发疏远。
如今即将高升的知州白锦楼来“视察”,加之一些似是而非的传言,县令郭尚文肠子都悔青了,哪能料到赵勋成了他侄儿跻身仕途的最大绊脚石,早知如此就应极力打压赵家才是。
距离不远,午后路上也没什么人,左盼右望的郭尚文同样见到了赵勋二人。
四十有五面白无须的郭尚文瞳孔猛地一缩,似笑非笑。
“是赵家二郎,果然寻来了。”
衙署属官、文吏齐齐望去,面色各异。
县中另一位举人郭晋安斜着眼睛望去,就那长相,怎么说呢,就如同是鳄梨强暴了丑橘又劈腿了火龙果临盆时一边闹肚子一边生下了他似的,单单一个丑字已经不足以形容他的长相了,就这家伙的相貌,都算得上是人身攻击触犯律法了。
“三叔,您可得寻个法子治治他,白大人入京只荐一人,万万不能叫他抢了侄儿风头。”
郭尚文微微颔首:“寻他近前。”
文吏匆匆跑了过去,将已经调整好面部表情的赵勋带了过来。
赵勋快步走来,躬身施礼:“学生见过郭大人。”
郭尚文还没开口,一旁的郭晋安先重重哼了一声。
赵勋微微看了眼这家伙,翻了个白眼,绿巨人给你做指检了,哼你妈个头哼。
“还当是谁,原来是老夫好贤侄。”
郭尚文哈哈一笑极为热络,明知故问:“今日怎地不在家中温书,烈日当头入城遭这暑热何苦。”
赵勋露出傻白甜一般的笑容:“听闻知州白大人到了肃县,学生想着拜会一番。”
“原来是这般因由。”
凝望着赵勋,郭尚文轻声开口:“你等且散去打探一番。”
一众属官、文吏、衙役离开去打探消息了。
没了闲杂,郭尚文又笑了,很亲切。
“贤侄儿,平日老夫与你父私交颇深,只是最近公务繁忙少了走动,这情谊终是在的,有些话老夫就与你明说如何,免得白白闹了误会。”
“大人您说就是,学生恭听。”
“想来你也听闻了,如今国朝姬氏新皇登基,一朝天子一朝臣,不少各州府的大人们都高升了,京中朝廷历来是厚待天下读书人的,这不,高升的诸大人们可荐一良才入京,倘若有真才实学又走了好运道,八成是要入六部九寺担个观政郎的,咱肃县只有两位举人,这是好事,二择一罢了,只是对老夫、对你爹来说,又非是好事,伤了和气的事,可算不得好事。”
顿了顿,郭尚文轻声道:“贤侄不如就此打道回府如何,回去告诉你爹,他日老夫必有厚报。”
“这…”赵勋满面为难之色:“可我爹说一定要见到白大人,见不到就不要回去了。”
“是吗。”
“是。”
赵勋笑的甜甜的:“咱肃县只有两位举人,大人您是当地父母官,于情于理也要为学生引荐一番,对吧。”
“道理,倒是这个道理,不过…”
郭尚文眯起了眼睛,话锋一转:“赵二郎,本官问你,倘若你招恶了本官,科考又失了利,日后,你赵家如何在肃县立足?”
赵勋又笑了:“当个好人过日子呗。”
“呵,本官再问你,论才学,你与本官侄儿伯仲之间,你可认?”
一听这话,赵勋“噗嗤”一声没忍住,乐了。
一个赛道就俩人卷,赵勋哪能不了解“对手”,郭晋安这个举人出身,几乎就可以说是买来的,你要说他没文化吧,也读过四书五经,可你说他有文化吧,这崽子科考全靠运气。
劝学,也就是读书人比率,正是地方官员政绩之一。
肃县就没什么读书人,一共就去了仨人参加乡试,阅卷的主观性很强,点考的学官估计也是矮子里面拔将军,加上郭尚文暗中使了手段钱财,这才给自家侄儿谋了个举人出身,真要是放在州府或大城那种读书人扎堆的地方,这家伙连秀才都够呛。
想着反正也摊牌了,赵勋脸上再无恭敬之色。
“大人您刚刚说什么,说我和郭公子的才学在伯仲之间?”
“是又如何。”郭江安满面傲色:“你和本少爷就是在伯仲之间,怎地,你不服!”
赵勋乐的够呛:“不是,郭公子你明白伯仲之间是什么意思吗?”
“怎地不知!”郭江安梗着脖子叫道:“亏你赵二郎还是举人,连这都不知晓?”
赵勋傻了,目瞪口呆地望着郭江安:“不是,剖腹产的时候麻药是不是打你脑干上了,你管这叫不分伯仲?”
没等郭江安开口,堂堂县令郭尚文下意识问道:“难道不是这个意思吗?”
赵勋服了,破案了,这老登的官身也是买的。
县城父母官,决定着县里县外上万百姓命运的县太爷,连不分伯仲都不知道什么意思?
叹了口气,赵勋也懒得纠正了,拱了拱手。
“大人太过强人所难,知州白大人,学生一定要见到,如若惹得大人不快,只求大人海涵一二了。”
“不知好歹!”
郭尚文也没想到平日和个书呆子似的赵勋,今日竟如此不给自己颜面。
“赵二郎,你莫要以为成了举人,本官就奈何不了你赵家,说穿了,你赵家只是商贾,依旧是民,你莫不是读书读痴傻了,民不与官斗,肃县,本官治下的地界,你赵家还想翻天不成。”
“白大人本来就是见县中读书人的,郭大人您好歹得讲理吧,不能因为穿着官袍,连理都不讲了。”
“理?”郭尚文闻言大笑:“本官是官,讲的是法,为何要与你讲理。”
“好,不讲理,那咱就讲法,我赵家没触犯律法吧。”
“法?”郭尚文笑的更大声了:“本官是何人,本官是官,凭什么与你讲法。”
赵勋挑着眉:“不你说的吗,我说讲理,你说讲法,我说讲法,你又讲理?”
“错,大错特错,你讲法,本官与你讲理,你讲理,本官就与你讲法。”
“我尼玛…”
赵勋张了张嘴,半晌不知道该如何接口,好像是这个道理哈。
“我要是又讲理又讲法呢。”
“讲理又讲法?”郭尚文冷哼一声:“那就莫怪本官治你个滋事之罪了。”
赵勋压不住火了:“学生怎么说也是举人出身,你说搞我就搞我?”
“举人不假,可举人也是人,是人,就有软肋,难不成…”
郭尚文压低了声音:“你爹赵大成,也是举人?”
赵勋猛皱起了眉头,望着满面威胁意味的郭尚文,许久,突然露出无比灿烂的笑容。
“诶呦好世伯,您看您这么不禁逗呢,我赵家不是仰仗着您,又哪能混到今日啊,您都发话了,侄儿我岂敢不听,您安心就是,这白大人,学生不见了,不过可得说好,您以后别忘了多多关照我赵家。”
郭尚文也是变脸老行家了,放声大笑:“好贤侄,老夫的好贤侄呐,贤侄放心,莫说老夫,便是晋安日后入仕了也不会亏待你赵家,你打小的时候老夫就觉着你通人性,果然如此。”
赵勋的笑容有些牵强,别的他也就忍了,唯独这个通人性…本少爷是金毛?
一老一小,满面笑容,四目相对,空气焦灼,眼神拉丝。
又客气了两句,赵勋施了礼,笑容灿烂地带着祁山离开了。
望着赵勋的背影,郭晋安笑呵呵的。。
“三叔儿,想不到这小子还挺识趣。”
“识趣?”郭尚文冷笑一声:“待你的事情有了着落,这赵家留不得了,尤是这赵勋,说什么也要寻个法子治罪于他,此子藏拙多年,不简单。”
顿了顿,郭尚文终于下定了决心:“告知那文吏吴勇,趁着白知州还未入城,要他揭发商贾赵大成恶行,速速升堂。”
郭晋安双眼一亮,连连点头:“早就该收拾赵家父子了。”
再说赵勋与祁山二人,走出了百丈,后者一步三回头。
“少爷,您怎地未提他污蔑您功名是买来的那事?”
“心照不宣的事,提不提没意义。”
寻了个荫凉处止住脚步,赵勋回忆起郭尚文那阴险的笑容,愈发觉得这老家伙未必被自己稳住了。
“不能坐以待毙,双管齐下,先一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是污蔑我吗,好,你马上派人搜集一下郭家的黑料,似是而非的也可以,如果是从州城来的,走的肯定是北门,我去北城门等着,一日不来等一日,一月不来等一个月,等到来了为止,只要见到白知州能说上话,事情就有转机,明白了吗。”
“明白了。”祁山重重点了点头:“二少爷您要恶人先告状!”
赵勋:“…”

第二日天亮,赵勋起了个大早,带着祁山入城了。
平静许久的城,因知州大人亲临并大骂一通,隐隐暗流涌动。
入城时太阳初升,赵勋还未吃过早饭,入城后也不急于去衙门,想着去哪里吃个早点。
结果一路都快走到衙门了,愣是没找到吃早点的地方。
肃县本就是如此,城中有权有势的,宅邸中自有下人备好丰盛的早餐,平头百姓,裤衩子都洗飞边儿了都舍不得换,哪会在外面花钱吃饭,早餐这种事,一碗凉水半张饼便能应付了事,更何况寻常百姓并没有吃早餐的习惯,一日只用上两餐。
赵勋摸着肚子,吐槽道:“哪怕有个兰州拉面馆也行啊。”
祁山:“少爷,兰州拉面是何意?”
赵勋没解释,有些怀念上一世了。
兰州拉面馆,进了饭店全是NPC,后厨拉面和炒菜的老板,上菜的漂亮老板娘,趴在没人桌子上写作业兼跑堂的小姑娘,就好像全国统一规格似的。
想到这,赵勋灵光一闪,磨刀不误砍柴工,当官是当官,赚钱是赚钱,两者相辅相成,没钱当不了大官,自己抽空得研究研究怎么搞钱了。
空着肚子朝着县衙走,路过百姓见到穿着儒袍的赵勋,不管是否相识,不如昨天那般热情的打着招呼。
百姓就是如此,牛在吼,马在啸,牛马说收到,行尸走肉一般过着自己的日子,旁人的生死荣辱,终究是旁人的生活。
一路来到了县衙外,站在门口的一群差役和刚死了老娘似的,各个哭丧着脸。
都是两张脸,见了官吏,笑脸相逢,见了百姓,横的和二大爷似的。
如今知州大人令县令闭门思过,其他一众官员也被喷了一通,前程未卜。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他们这些跟着官吏混的差役难免心中发虚,不知还能不能抱住“铁饭碗”。
见到赵勋来了,一群衙役露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先让路再施礼。
“你们忙你们的。”
赵勋和来视察的领导似的,微笑颔首,背着手溜溜达达进县衙了。
县衙大门朝外开,公堂对着外,两旁月亮门,过了月亮门便是班房有八,再深入,既叫后衙也叫后院,牢狱一座,叫做地牢,实则建在地上,平日里关押的都是些醉汉与一些讨公道的刁民。
赵勋带着祁山进入正堂,穿着一身墨黑色长袍便装的马岩正趴在公案上呼呼大睡,鼾声震天。
虽是武人看似睡的沉,警觉的很,听到了脚步声猛然抬起头,满脸哈喇子。
赵勋连忙拱手施礼:“学生见过马将军。”
一旁祁山低下头,论身份,他是没资格施礼的。
打着哈欠的马岩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原来是赵兄弟,无需如此拘谨。”
赵勋看向书案上堆积如山的公文:“马将军这是看公文看了一夜?”
马岩干笑一声,他不是看公文看了一夜,是看了一眼公文后睡了一夜。
此次护卫白锦楼,亲军营他只带了五人,其他二百人都是州府守备营与折冲府的将士,按规矩,这些军士不能驻扎与城内,需在城外安营扎寨。
马岩现在暂且主政肃县,没办法去城外营帐中睡觉,城中他又没亲朋好友,只能在衙署中过夜。
赵勋客气了一句:“马将军可否用过饭食,不如让家中小厮去给您买些吃食?”
“哎呀,无需如此拘谨见外。”
马岩站起身,扭了扭腰晃了晃屁股:“时日尚短,你不知晓兄弟性情,俗话说的好,商鞅知马力,比干见人心,咱兄弟相处的久了你便懂了,咱是粗人,无需那么客套。”
赵勋张了张嘴,愣是不知道该不该纠正。
说这家伙是个武将吧,还有点文化,说起话来不像寻常百姓那么“白”和“通俗”,要说这家伙有文化吧,知识都他妈学杂了,和郭晋安都有的一比。
“来的正好。”
马岩快步走来,一把拉住了赵勋的胳膊:“兄弟是武人,军中厮杀汉,哪里懂这县中主政诸事,你脑子灵醒,又熟读下三烂的诗文,可得帮兄弟过过眼。”
赵勋苦笑不已,站在了书案旁。
其实他也看不懂,可不能说,不但不能说,还要装出一副很懂的模样,一旦掌握了主动权,才有机会彻底弄死郭尚文与郭晋安叔侄二人。
扫了一眼公文,赵勋道:“那学生就…献丑了?”
“丑,快丑。”
赵勋清了清嗓子,指着公文说道:“以学生拙见,县中政务不过三件事,防止造反,确保税银上缴,以及审案。”
马岩抽了抽鼻子,也不知是听没听进去。
“县尉掌兵,有人行大逆不道之举,直接过去削他们,主簿负责税银,清点账册等事,县令总领一县,判案审案。”
马岩微微“哦”了一声,这是常识,不用说他也懂。
赵勋观瞧了一下马岩的神情,开始隐隐露出獠牙了。
“马将军,学生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啊,昨天看白老大人那意思,是想还肃县一片朗朗乾坤?”
“对对,是如此。”
马岩小鸡啄米一般的点着头:“无论用什么法子,得叫县中百姓说当官的好,说朝廷的好。”
“所以老大人多次提及要重审那些冤案、错案,学生以为也是应如此,民怨,就是因这些冤案与错案导致的。”
赵勋装模作样看了一眼公文,继续说道:“而导致冤案与错案的,正是县中官吏,县中官吏又官官相护,同时欺压百姓,这就是说需将肃县官员们…”
马岩恍然大悟:“统统剁了,剁稀碎!”
赵勋傻了,他想说需将肃县官吏们排斥在外。
一时之间,赵勋也不知马岩是开玩笑,还是认真的。
深深看了眼马岩,赵勋决定还是再试探一番吧,别是搁那吹牛B,自己再当真了。
“如马将军所说,想要让百姓称赞朝廷,那就得让百姓富起来。”
“咋富?”
“财富自由,百姓们财富自由。”
赵勋继续引导:“就说城外的田产,其中十之八九都是官吏们名下,这些财富原本应是百姓们的,现在却成了贪官污吏们的了,因此想要让百姓们实现财富自由,必须…”
“懂了!”马岩一拍双掌:“咱们将官吏的财富抢过来,财富就自由了!”
“不是,我的意思是,将这些财富抢…罚没到县衙之中,以县衙的名义使用这些钱财,去做让百姓实现财富自由的事。”
“这本将就不懂了。”马岩拧着眉:“财富在贪官污吏的手中,它不自由,咱们抢来了,财富它自由了,可咱们再将钱财充公,财富又不自由了,那这不是白折腾吗,咱得让它自由啊。”
赵勋:“…”
“不如这般,咱将他们的钱财抢来后,对半分,这样财富就自由了。”
看热闹的祁山都听不下去了:“到将军你和少爷的手里,不还是不自由吗?”
“诶,这是什么话,本将可以自由的花销啊,怎地不自由。”
祁山拱了拱手:“将军高见。”
赵勋无语至极,高见个屁,这和那群贪官污吏有什么区别,而且他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搞钱,而是为了人,搞人。
整个县衙,上至县令郭尚文,下至寻常小吏,全是蛇鼠一窝,他得罪了一个郭尚文,就等于得罪了所有人,如果这群官吏代表肃县的话,那么他赵勋就是全县公敌,钱,不重要,人,其实也不重要,没有这群人,才是最重要的。
“不如这样。”
赵勋提议道:“学生带将军在城里转一转,看看那些商铺如何。”
马岩双眼一亮:“看看哪里的财富不自由?”
赵勋服了,他是真看出来了,这家伙不是试探自己,而是发自肺腑的想搞钱。

赵勋与祁山兵分两路,一个等人,一个造谣。
想法挺好,问题是赵勋低估了郭尚文的下限。
赵勋刚到北城门,妙醉楼的掌柜孙贵跑来了,满头大汗。
“二少爷,出事了,县衙升堂了,有个狗揭发老爷,还说有老爷的罪证!”
“靠!”
一听说牵扯到老爹了,赵勋哪还有心情等知州,大热天只能继续狂奔,一路小跑赶回县衙。
孙贵跟在后面,一五一十的将了解的情况说了一遍,赵勋破口大骂。
“靠他大爷郭尚文,他是一点脸都不要了。”
就在刚刚,县府中的一名文吏“检举揭发”,说是赵家老爷赵大成寻过他,想要通过他使些钱财买通知府衙署中的学官,只是这名文吏没那么大的“能量”,拒绝了。
郭尚文还火速开了堂,好多百姓围在外面看热闹。
事,肯定是没有的,赵大成没干过。
查,是查不明白的,还是因为赵大成没干过。
可一旦这事传到府城中,府城学官轻则禁止赵勋继续参加科考,重则夺了他的功名。
要知道赵大成是商贾,商贾用钱给儿子买个功名,理所应当的事。
人们,愿意相信麻匪张麻子的脸上一定有麻子。
人们,不愿意相信一个萌妹子围棋选手叫做战鹰。
阿豹曾经说过,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
此时百姓都下了工,听闻府衙开了堂,早已是闻风而聚。
能令百姓自发聚到一起的,除了送鸡蛋外,也只有看热闹了。
赵勋带着祁山一路小跑向了县衙,到地方的时候,县衙外已是围了无数百姓,里三层外三层。
县衙外设了木栏,六名穿着差服的衙役站在木栏之后,漆红公门四敞大开。
公堂之中,衙役持水火棍分站两侧,
书案之上,摆放签筒,惊堂木等物。
县令郭尚文面容肃穆,正在“提审”文吏吴勇。
“小人句句属实,那一夜赵大成将小人叫到赵家大宅外,强行将百贯银票塞在了小人手中,说是定要寻到府城学官的门路,无论花销多少钱财,怎地也要给他赵家二郎赵勋买个举人出身。”
吴勇四十出头,长的獐头鼠目声音尖细,名为县中小吏,实为郭尚文侄儿郭晋安的跟班狗腿,平日不在衙中当差,伴着郭晋安胡天胡地欺男霸女。
“今日听闻知州大人巡查下县考校举子,小人…小人是怕赵家大老爷寻了别的门路,若真是暗中为赵家二郎操办了举人出身,这赵二郎再被戳穿了学识不佳人品败坏,那咱肃县的诸位大人,咱肃县的读书人们,咱肃县的百姓们,咱肃县在知州大人眼里岂不是…”
不得不说,吴勇的演技不错,相比之下,县令郭尚文的演技就极为浮夸了。
“呀呀呀,竟还有此事?!”
郭尚文一巴掌拍在了公案上,扯着嗓子喊道:“难怪本官听闻近些时日赵家二郎闲散度日从无温书之举,原来他这举人之身竟是花销钱财得来的。”
二人一唱一和,虽说郭尚文演技不太过关,可这逻辑怎么说也自洽了,并且三言两语就将整件事“定性”了。
看热闹的县中百姓纷纷议论了起来。
是呐,龙生龙凤生凤,商贾之子怎地能考取举人功名…
难怪总是见到赵二郎闲晃着,前些日子还见他拿着书卷在赵家大宅外打瞌睡…
诶呦,前些年隆城不就有一举人,也是花销钱财买的功名,东窗事发,知州府抓了不少学官…
那姓吴的虽说也不是什么好鸟,可他说的是啊,知州大人来咱肃县,到时考校了知晓赵二郎是个草包,损了颜面的可是咱肃县…
眼看着围在外面越来越多的百姓被“误导”了,郭尚文嘴角微微上扬,极为自得。
就在此时,另一位举人郭晋安适时入场,快步走进公堂之中,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
“那赵家二郎可不能见知州大人,见了丢的可是咱肃县所有人的脸面,叔父,应该把赵二郎关押起来!”
“诶!”郭尚文挑了挑眉:“公堂之上,岂能胡乱攀认,不可叫叔父,免得旁人以为本官不公。”
“大人说的是。”
“不过好侄儿你说的倒是有几分道理,叔父我亦是以为应将…”
“慢着!”
一声大吼,所有人循声望去,只见是赵勋带着祁山推开人群径直走入公堂。
看到是赵家二郎,百姓窃窃私语指指点点了起来,三言两语之间便真的将赵勋当成了“有罪之人”。
赵勋充耳不闻,走入公堂之内面无表情,祁山站于身侧。
“来的好。”
郭尚文一拍惊堂木,先声夺人:“赵勋,本官问你,你父赵大成可寻过衙中文吏花销钱财买你举人出身!”
赵勋鸟都没鸟郭尚文,只是看向吴勇,朗声开口。
“吴勇,你说我爹寻你走门路,何时何年何月何日,除你之外还有何人在场?”
吴勇的目光先是躲闪,紧接着梗着脖子叫道:“就是那一夜,那一夜你爹…”
“那一夜是哪一夜!”
“就是那…”
“你说百贯银票,银票出自哪家钱庄。”
“夜中看不真亮,我…”
“你不过区区文吏,也未听闻过在州府有亲朋好友,我爹为何要寻你?”
“这…”
来的路上,赵勋已是问过祁山关于这吴勇的底细。
赵勋凝望着吴勇,微微眯起了眼睛:“吴勇,你出生于东海邳城外的一处渔村,十六岁时跟着你老娘来到了肃县投奔你舅舅,如今家中只有一老娘…”
冷笑了一声,赵勋突然竖起了两根手指比划了一个剪刀手。
“我赵勋敢发誓,我爹从未寻过你欲用百贯银票买举人之身,我赵勋口出谎言,天打雷劈,如若事后查出确有此事,我赵家愿离开肃县,那么你呢,你吴勇敢不敢用你老娘的性命发誓!”
听闻此言,吴勇神情一滞。
赵勋重重哼了一声:“百姓可都看着呢,就算本少爷见不到知州大人,事后我赵家还是要将此事查个一清二楚,到了那时自然会戳破你的谎言,你若胆敢拿你老娘发誓,后果不用我多说了吧。”
公堂外的百姓早已是有二三百人,讲道理,查证据,问细节,论律法,相比这些,百姓们更看重的是另一种更加朴实的东西,一些他们了解,他们看重,他们愿意深信不疑的东西。
本就是一个经不起推敲的谎言,又事发突然,古人最是重“孝”,有这事也就罢了,如果没有这事,一旦吴勇发了誓,最后证明这家伙撒谎,那么无论是他还是他老娘,将永远无法在肃县立足。
要知道古代和后世可不同,很多人一辈子都出不了一村一县,谁若是没了“信誉”或是有了污名,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遭人嫌恶。
果然,吴勇的额头见汗了,支支吾吾说不出只言片语。
见到吴勇不说话,面露难色,堂外百姓们的目光有了变化,齐齐望向吴勇,面带狐疑。
郭晋安望向吴勇,低声道:“无需顾虑,作誓就是,待本少爷得了知州赏识当了大官平步青云,带着你入京就好。”
“卧槽!”赵勋惊呆了:“都不背人了是不是,我还站这呢!”

一老一少走出公堂,赵勋原本落后半步,白锦楼微微一笑,令他并肩而行,马岩带着一众将士跟在三丈开外。
即将高升入吏部担任左侍郎的知州大人,一举一动无不令人瞩目,县中举子赵勋与其同行,不知会令多少人浮想联翩。
夕阳即将西沉,老旧的城墙轮廓染描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原本身材就极为高瘦的白锦楼,影子被拉的长长的。
直到走出了百丈,白锦楼终于开了口。
“老夫来这肃县,本是要考校县中举子,倘若遇才学尚佳后辈,品性亦可,便会收为弟子带入京中。”
赵勋不由紧张了起来,没有轻易接口。
其实这也是某种不算规矩的规矩,很多地方文臣如果高升入京,一般会带至少一个读书人随行,多是有功名或是准备会试的读书人,名义上也是“师徒”身份,鞍前马后的伺候着。
一般情况下带入京中的多是自家子侄,令其增长见识结交人脉,也算是历练一番了。
白锦楼的情况不同,终身未娶,又算是寒门出身,没任何亲朋好友,更没有什么青眼有加的后辈。
谁要是能入了白锦楼的法眼,可以说是半只脚迈入了官场,并且起点很高,只要过了会试,十有八九是要在京中为官的。
“你之才学,单诗词歌赋一道便不下于老夫,老夫原本欲要将你纳入门下。”
正当赵勋恨不得高歌一曲的时候,白锦楼又摇了摇头。
“只是刚刚回到客栈中,又品读了一番你所做的诗词,老夫,无颜将你纳入门下。”
赵勋傻眼了:“不是,大人您的意思是您不…不是,我不配啊?”
白锦楼止住了脚步,凝望着赵勋。
“诗词,是以言志,是以喻理,是以思情,可你作的诗词,也只是诗词罢了。”
赵勋神情微动,懂了,装逼没装明白,光装出个形状,没装出个核。
诗词,要看心境、看情感、看经历,根据某种阅历表达出某种深刻的精神,说通俗点,就是要有“故事背景”。
那么多旷世佳作流传千古,就没听说过哪个诗人是一大早起床瞎溜达,随即一拍额头寻思着闲着也是闲着就做首诗吧,然后就将诗作出来流川千古了。
赵勋剽诗的时候也没多想,想到哪剽到哪,好多诗词根本就不是他这个年纪,他这个阅历能够作出来的。
白锦楼没有听说过这些诗词,倒没有怀疑赵勋是剽窃的,因此才认为这小子只有“诗才”,仅仅只是有诗才罢了。
见到赵勋大失所望的模样,白锦楼哑然失笑。
“你曾问老夫,我这知州白大人可是最喜没鸟用的诗词。”
赵勋满面尴尬:“额…学生不太会说话,当时,当时…”
“不错,若国泰民安,诗词歌赋自是锦上添花,正如你所说,上有所行下必效之,知州考校文采考校诗词,读书人也好,官员也罢,皆研学诗词,谁又会去治民爱民。”
说到这,白锦楼苦笑连连:“老夫,已是许久未见过读书人谈民了。”
这是实话,在州城中,这老头不知见了多少读书人,但凡见到他的读书人,那都恨不得苦读所学的通通倒出来,表现出来。
可就是这些将来会入仕为官的读书人们,却从来没有哪个探讨过民生,聊过百姓。
“老夫问你,你可愿入朝为官。”
赵勋连连点头,问的不是废话吗,不想当官科考干什么,闲的啊。
“好,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人,既如此,待老夫了结了差事后,你随老夫入京吧。”
“学生铭感五内。”
赵勋躬身施礼,并没有狂拍马屁,他能看出来,白锦楼根本不吃这一套。
“不过在此之前,你需从旁协助马将军。”
“老大人您放心就是。”赵勋一副大包大揽的模样:“县衙判的那些冤假错案,在县中都不是什么秘密,好查。”
“除了这与民有关的冤案,还有你所言的律、商、学三事,若你有所起色,老夫入京后定为朝廷举荐于你。”
赵勋再次傻眼。
吃饭喝酒吹牛B,没必要这么认真的吧?
白锦楼抚须一笑:“三件事你若有所成效,民,肃县之民,定会夸赞朝廷,赞颂宫中。”
赵勋没听明白。
初听之下,不就是让百姓夸当官的吗,那好办,一家发两斤鸡蛋就完事了。
转念一想,赵勋觉得事情应该不是这么简单,刚刚在衙署时,这老头说要去柳村暗访一番,其中定有其他隐情。
白锦楼没过多解释,赵勋自然不会主动去问,前者不说,他问了也白问。
“莫要叫老夫失望,无需再送,去吧,告知家中长辈,明日始,你助马将军一臂之力。”
“是,那学生目送您。”
白锦楼不是一个喜欢客套的人,赵勋也没那个资格让他客套,再次背负双手大步朝前,马岩快步追了上去。
待二人走的远了,白锦楼轻声道:“贵人,定是在肃县隐姓埋名。”
马岩不由问道:“您为何如此笃定。”
“刚刚入衙时翻阅过民籍公文,各下县唯此处有着大量隐户,若老夫猜的不错,贵人应在肃县隐居,八成是在柳村。”
“原来如此。”马岩喜笑颜开:“寻到就成,寻到了也好回京交差。”
“便是寻到了也莫要声张,需先行禀明宫中,八成,长公主会亲自将贵人接回去。”
马岩神情一震:“长公主亲自前来?”
“应是如此,你需留在肃县,待长公主凤驾至,应不会大张旗鼓,肃县民风彪悍,谈及县中官员无不唾骂,因此对朝廷极为失望,种种民怨,一旦从百姓或是贵人空中传入长公主之耳,老夫失了颜面是小,州府一众同僚难免遭受诘难是大。”
马岩吞咽了一口口水,作为亲军营的人马,他可是知道长公主的脾气,别的皇室宗亲,那是一生气就砍人,长公主,那是一不砍人就生气。
马岩点了点头,找到了人,派人传密信禀报宫中,如果长公主亲自前来的话,少说也要三个月到半年的事件,利用这段时间,令肃县百姓称赞朝廷,敬畏宫中,人人都说国朝好。
这件事马岩倒是懂了,可另一件事他不懂。
“大人,那为何不从州府调拨干吏来这肃县任职,末将是武人,那赵公子也不过是举人罢了,末将怕…”
“不可,如此兴师动众,惊了贵人再次遁世匿踪如何是好。”
马岩恍然大悟:“这便是大人刚刚在衙署为何辱骂县中官员的缘由,这群狗的官位不保,末将也好留在县中镇场面。”
白锦楼微微颔首,这个意思,肃县的一众官员的确是一群酒囊饭袋、贪赃枉法之徒,顺势而为罢了。
“马将军也莫要忧心,赵勋生于肃县长于肃县,又是难得心有百姓的读书人,为你出谋划策足矣。”
“成。”
马岩咧嘴笑了:“赵兄弟一看就是老实本分之人,书又读的好,脑袋灵光,末将多听他的就是。”
一听“老实本分”这四个字,白锦楼深深看了眼马岩,没好意思吭声。
马岩看不出来,白锦楼岂会眼拙,第一次在饭庄谋面时他就知道,赵勋这小子对所谓的官员没有丝毫敬畏之心,哪怕是面对他这位知州大人,所谓的恭敬也不过都是表面功夫罢了。
不过他并不在乎这种事,他只需要一个好评,“贵人”对他的五星好评。
如果“贵人”可以给他一个五星好评,他不介意给赵勋一个五星好评。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