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承宗李世民的其他类型小说《大唐皇太孙:黄袍加身,谁与争锋李承宗李世民小说结局》,由网络作家“山的那边”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收回思绪,李承宗望向王晊,说道:“王晊,你去把那个叫于祥的粮商,带来见我。”王晊点了点头,“喏!”说完,他跳下马车,找来一匹马,骑马而去。马车悠然停在朱雀门外。朱雀门城门口值守的两名侍卫仿佛没有看到一般,目视前方,继续值守。李承宗坐在马车里,一边思索哪里还有纰漏,一边安静的等待着。很快,李承宗听到马车外面响起一道马蹄声,紧跟着车夫位置上的徐玥传来声音:“殿下,王晊回来了。”李承宗撩起车帘,向外看了一眼,果然,王晊骑着马匹,去而复返。在他旁边,还有一匹马,马背上坐着一个戴着幞头的圆脸大耳中年男子,正是粮商于祥。两匹马稳定的停在马车跟前,于祥小心翼翼翻身下马,随即走到马车跟前,恭恭敬敬的行礼道:“草民于祥,参见皇太孙殿下。”李承宗笑吟吟...
《大唐皇太孙:黄袍加身,谁与争锋李承宗李世民小说结局》精彩片段
收回思绪,李承宗望向王晊,说道:“王晊,你去把那个叫于祥的粮商,带来见我。”
王晊点了点头,“喏!”
说完,他跳下马车,找来一匹马,骑马而去。
马车悠然停在朱雀门外。
朱雀门城门口值守的两名侍卫仿佛没有看到一般,目视前方,继续值守。
李承宗坐在马车里,一边思索哪里还有纰漏,一边安静的等待着。
很快,李承宗听到马车外面响起一道马蹄声,紧跟着车夫位置上的徐玥传来声音:“殿下,王晊回来了。”
李承宗撩起车帘,向外看了一眼,果然,王晊骑着马匹,去而复返。
在他旁边,还有一匹马,马背上坐着一个戴着幞头的圆脸大耳中年男子,正是粮商于祥。
两匹马稳定的停在马车跟前,于祥小心翼翼翻身下马,随即走到马车跟前,恭恭敬敬的行礼道:
“草民于祥,参见皇太孙殿下。”
李承宗笑吟吟看着他,问道:“于祥,城内今天的粮价,涨了没有?”
于祥连忙道:“草民刚刚得到消息,今天的粮价,要比昨天高十文钱。”
李承宗啧了一声,粮价涨到这个地步,尹阿鼠竟然还不罢休,真够贪的,微微颔首表示了解,随即指了指城墙边上摞的老高的粮袋,说道:
“我这有五千石粮,都给你,你拿去卖。”
“价格嘛,先定个一百文钱。”
于祥转头望去,刚才他一下马,便看到了粮袋,已经猜测到李承宗的用意,但是听他真的讲出来,脸色还是不由得变了几下,忧心忡忡道:
“殿下,草民愿意帮您卖粮,但是,草民不敢卖这么低价的粮啊,要是卖这么低价格的粮,怕是要被那些粮商戳脊梁骨了。”
李承宗瞅着他道:“你以为我是在叫你帮忙?我这是在救你,一旦朝廷解决了粮荒,必然要追究此事。”
“一旦追究到你,就凭你卖过高价粮,你就成了杀鸡儆猴的鸡。”
于祥苦笑道:“只怕到不了那个时候,草民就得先成那只鸡了。”
李承宗淡淡道:“有我在,你出不了事。”
于祥闻言,沉默两秒,旋即咬了咬牙,说道:“草民这就去办!”
李承宗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去吧。”
于祥当即拱了拱手,随即翻身上马,转身离去。
这时,徐玥小声道:“殿下,奴婢觉得,他的忧虑,也不是没有道理。”
“毕竟,他就是一个商贾,莫要说那尹阿鼠,就是户部底下随便一个差吏,也能要他半条命。”
李承宗瞅着她道:“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冲锋陷阵,就得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畏畏缩缩躲在后面,怎么立下功勋?”
徐玥恍然道:“奴婢明白了。”
李承宗打了个哈欠,对着王晊道:“王晊,你去城门口盯着,有运粮消息,立即告诉我,我先在马车里睡会。”
王晊点头应是。
徐玥道:“殿下,要不先回宫,宫里睡得舒服。”
李承宗摆手道:“太麻烦,等会我得亲自去拿粮。”
尹阿鼠决定不会让外粮入京。
他一定会授意崔武阻拦。
这个时候,李承宗觉得自己出面最为稳妥。
当他正准备休憩时,忽然看到徐玥脸庞微红的走了进来。
在李承宗怔然之色中,徐玥正襟危坐到了旁边,拍了拍自己的腿,小声道:“殿下,您可以枕在奴婢腿上,能舒服一些。”
——————
一个时辰过后,李承宗睁开眼睛,坐起来伸了个懒腰。
紧跟着,旁边响起徐玥含糖量极高的声音,“殿下睡得怎样?”
“很好。”李承宗一笑,不得不承认,徐玥说的没错,枕在她腿上睡觉确实更舒服。
李世民怒声道:“你没这个能耐!”
李承宗耐心解释道:“我在我皇爷爷面前,揭发我父亲和我四叔谋反,我皇爷爷降旨,命我节制东宫和齐王府兵马。”
“现在东宫和齐王府,都归我管!”
看着李世民神色呆滞的样子,李承宗叹了口气,说道:“二叔,我昨天见你时,就已经说了,咱们是一家人,一家人就应该和睦。”
“现在的朝局,东宫、齐王府和秦王府水火不容,放任我父亲和我四叔继续做下去,不是你死,就是他们亡。”
“我不想看到这个结果,所以,我得出来解决这个问题。”
李世民回过神,盯着他道:“你以为你能解决这个问题?”
李承宗耐心道:“我解决不了问题,但是,我能解决掉造成这个问题的人。”
“把人解决了,那这个问题,不就没了?”
“太子和齐王,我已经解决了,现在,我该解决你了,二叔。”
李世民神色一呆,同时感觉很是可笑,自己没有败在李建成和李元吉手里,却败在了一个少年手里。
他越想越气,猛地转身,来到马匹跟前,马背侧面挂着一把横刀,他抽出刀刃,咬牙切齿的将刀刃放在李承宗的肩膀上,“你在找死!”
李承宗仿佛刀刃不是架在他的脖子上一般,很是镇定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襟,对李世民说道:“二叔,你杀了我,你活不了,我二婶,还有我那承乾、青雀堂弟,丽质堂妹,也都得死,秦王府的所有人,都得给你陪葬。”
“你杀了我,我父亲的太子之位,将无人能够撼动。”
“届时,二叔你将一败涂地!”
李承宗凝视着李世民,说道:“二叔,我是在帮你,不是在害你!”
“我的目的,是为了一家人和睦,我不会让我父亲和我四叔伤害你,也不会让你伤害他们,更不会让东宫、齐王府、秦王府的人受到一丝伤害!”
话音甫落,身后的玄武门大门处传来阵阵马蹄声。
紧跟着,冯立的怒吼声响彻而来:“秦王,不许伤害皇太孙!”
李承宗回头看了一眼,看到冯立带着上百名长林兵,朝这边而来,抬起手大声道:“都不许过来!”
冯立闻言,赶忙勒住缰绳,叫身后的上百名长林兵停下,随即担忧的看着他。
这时,尉迟敬德、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察觉到不对劲,纷纷策马而来。
尉迟敬德手持横刀,凶神恶煞的与冯立等人对峙,大喝道:“想伤害秦王,先从我尉迟敬德身上踏过去!”
侯君集、程咬金、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人也握着横刀,毫无畏惧的和尉迟敬德站在一起,与冯立等人对峙。
长孙无忌则跟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几人,来到李世民身边,看到他愤怒的脸色,顿时明白发生了什么,纷纷露出悲伤之色。
长孙无忌脸色发白道:“大王......”
李世民回头看了他们一眼,望见他们悲伤的脸色,冷静了几分,回头盯着李承宗,将刀刃插回刀鞘,问道:“大侄子,有没有办法,保他们一命?”
李承宗听出他的弦外之音,正色说道:“二叔放心,有我在,他们不仅死不了,他们还会在朝堂上,担起要职。”
“大唐,不能没有他们。”
李承宗伸出手掌,夺过李世民手中的横刀,防止他做傻事,同时认真道:“当然,更不能没有二叔!”
长孙无忌忽然道:“皇太孙殿下,造反,是死罪!”
李世民闻言凝视着李承宗,等待着他的回答。
李承宗反问道:“你们造反了吗?你们什么都不知道,只是和我二叔一起入宫,聆听陛下调查太子和齐王与后宫私通的事,对不对,二叔?”
李承宗看向李世民,接着说道:“当然了,这么大的事,陛下不可能不知道,所以,得有人扛下来。”
李世民闻言不假思索道:“本王一力承担,与其他人无关!”
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人闻言,眼眶红了起来,房玄龄咬牙道:“大王若是有事,我等绝不独活!”
李承宗有些无语,说道:“我都说了,你们跟我二叔不会有事,咋不信呢!”
房玄龄对他道:“我们大王就是功劳再大,陛下也会......”
李承宗摆手道:“造反而已,又不是什么大事。”
众人凝视着他,心中忽然有种荒唐的感觉,造反不是大事,什么才是?
而此时,李承宗转身对着冯立招了招手,让他过来,等对方来到身边,指着长孙无忌等人说道:“冯立,把他们送到张公瑾身边,安置下来。”
“另外,去请太子和齐王过来。”
冯立抱拳道:“喏!”
李世民听到这话,挥了挥手,示意长孙无忌等人照做。
————东宫,显德殿内,低泣声阵阵。
貌美温婉的二十四岁太子妃郑观音,坐在坐垫上,眼眶通红,似乎是受了极大的委屈,不停地用手背擦着脸颊上的泪痕。
李元吉坐在一旁,听着她的哭泣声,有些无奈道:“大嫂,你都哭一晚上了,不累吗?”
郑观音哽咽道:“换做是你儿子,让你在这打地铺,你不伤心吗?”
李元吉没有回应,而是看向坐在上座的李建成,见他闭着眼睛,一声不吭,指着他说道:“承宗是你儿子,也是我大哥的儿子,你看看,我大哥都不伤心。”
李建成闻言睁开眼睛,冷哼道:“我不伤心,我上火!”
“别让我有机会收拾他,不然,吊起他来打!”
李元吉闻言翻了翻白眼,直接不劝了。
就在此时,殿外响起一阵脚步声。
三人同时向外望去。
冯立带着六名长林兵,神色肃穆走到了殿门处,对着李建成和李元吉抱拳道:“太子殿下,齐王殿下,皇太孙有请!”
李建成冷哼道:“不去!”
郑观音急切问道:“承宗让太子去干什么?有没有让本妃过去?”
冯立望向太子妃,摇头道:“皇太孙没说让您过去。”
郑观音眼眶霎时红了,再次低泣起来。
冯立见状,不敢说什么,只望向李建成道:“太子殿下......”
李建成不耐烦道:“说了不去,没听见吗?回去告诉那个逆子,本宫就是饿死,累死,从这房顶上跳下去,摔死,也不会听他的过去!”
冯立顿时有些为难。
李元吉出来打圆场道:“冯立,我大侄子有没有说是什么事?”
冯立立即道:“秦王被他抓了。”
李元吉闻言脸色一变,“什么?!”
郑观音更是止住了低泣声,双眼含着眼泪,神色却很是惊愕的看着冯立。
李建成愣了几秒,旋即蹭的一下站起身,来到冯立身边,说道:“快,前面带路!”
“我准备出宫微服私访,看看城内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你们要是不嫌累,回去换一身便服,随我一起去。”
魏征闻言,激动不已,皇太孙比太子强啊,不仅肯听,还愿意亲自察看,立即道:“喏!”
“老臣愿随一起体察民情。”李纲也有些激动,拄着拐杖站起身。
等到二人走后,李承宗对着两个常随说道:“徐玥,王晊,你们跟我一起去,下去换衣服吧。”
徐玥脆声道:“好的殿下!”
王晊恭敬道:“喏!”
等到徐玥和王晊离开,显德殿内,便只剩下李承宗和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哥仨。
李承宗思索着等会出宫,先去哪里看看,忽然听见李元吉的声音:“大侄子,听四叔一句劝,你还是别去的好。”
李承宗转头看着他,问道:“为何?”
李元吉耐心道:“你去了没用,你斗不过那些人。”
李承宗心头一动,问道:“那些人有多厉害?有你们厉害?”
李元吉摆手道:“那肯定没有。”
李承宗摸着下巴说道:“那他们也不行啊。”
李世民忽然开口说道:“你也别小瞧他们,他们比你想的厉害。”
说完,李世民语气带着几分不解问道:“你已经坐在了储君的位置,以后有你表现的时候,何必现在出头?”
李承宗耸了耸肩道:“可能是我见不得穷人受苦吧。”
说完,他摆了摆手,朝着显德殿外走去,同时对着他们三人道:“你们等我好消息。”
李建成望着他的背影,冷哼道:“说得好听,等碰了钉子,他就知道自己是多么幼稚。”
李元吉道:“毕竟他还是个孩子。”
李建成转头看着他,“你的意思是,咱们三个,还不如一个孩子?”
李元吉额了一声,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淡淡道:“别带上我。”
李元吉当即附和道:“大哥你也别带上我。”
李建成怒声道:“我也没说我不如他啊!”
说完,他望着显德殿外,对李世民和李元吉说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等着吧,等他回来,看他肠子悔的青不青!”
————
李承宗站在东宫门口,等了一会,便看到徐玥和王晊走了过来。
此时,王晊穿着一身青色长衫。
徐玥则穿着一身翠绿色长裙。
她肤色洁白,五官精致,双腿修长,身子妙曼,走在路上,无论是气质,还是身段,都远超现代的女明星。
看到李承宗投来的目光,徐玥脸庞一红,走过去脆声道:“殿下,奴婢穿这身衣服可以吧?”
现代的明星,可不会自称奴婢啊......李承宗收回目光,心里想着,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可以,这身衣服不错,挺好看。”
徐玥闻言,面容微红,露出甜美笑容。
皇城的出入口,名为朱雀门。
三人来到朱雀门外,等待着魏征和李纲。
徐玥站在李承宗身后,注视着面前的主子,神色有些恍惚。
昨天,她还觉得照看患有癔症的皇太孙的日子,暗无天日。
今天,她走在东宫,看着东宫中的宦官宫女们投来羡慕的眼神时,发觉未来一片光明。
想到这里,徐玥犹豫起来,想着要不要告诉他粮荒背后牵扯的人,犹豫半天,终于鼓起勇气道:“殿下,奴婢听说,粮荒的事,牵扯到后宫......”
王晊此时也是神色恍惚,想到刚刚换便服时,同僚一口一恭敬的样子,就感觉不可思议,平时他们可不会这般客气,对他很是漠然,这种反差感,让他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李承宗干。
尹阿鼠不耐烦的摆了摆手道:“他是皇太孙又如何?敢阻我财路,谁来也没用!我女儿可是陛下宠爱的尹德妃!”
崔武还是有些犹豫,“我觉得咱们还是稳妥一些好,他调粮也调不来多少,咱们把他手里的粮尽数收了便是,没必要跟他明晃晃对着干。”
尹阿鼠盯视着崔武,说道:“崔侍郎,你可别忘了,如果不是老夫,你能坐上现在这个位置?”
崔武听出他言语中的威胁,心头一震,连忙道:“国丈大恩,我没齿难忘!”
尹阿鼠摆手道:“那就是了,按照老夫说的去做!”
“喏!”崔武站起身,恭恭敬敬行了一礼,转身而去。
看着他的背影,尹阿鼠朝他刚才坐过的坐垫啐了一下,“这么大一个人,还怕一个孩子,没出息的东西!”
骂完之后,他对着门口的舞女挥了挥手,丝毫没将刚刚发生的事放在心上,淡淡道:
“接着奏乐,接着舞。”
————
而此时,李承宗坐在马车上,心里想着,尹阿鼠这会应该已经从崔武口中知道我了吧......
所谓阻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尹阿鼠这么贪婪的人,知晓他从外面调粮,试图压下粮价,肯定不会无动于衷。
李承宗猜测,尹阿鼠从崔武口中得知消息后,一定会出手,就是不知道他怎么出手,应该不至于一上来就掀桌吧,那就显得太愚蠢了。
想到这里,李承宗撩开车帘,望向骑马跟随在马车旁边的张亮,问道:
“张将军,你此次带来了多少粮?”
张亮立即回应道:“一共五千石。”
“因为时间紧促,所以臣此次只带来这些。”
李承宗微微颔首,又问道:“洛阳能拿出多少粮?”
张亮道:“十五万石。”
李承宗讶然,“竟然有这么多。”
坐在车夫位置的徐玥和赶车的王晊也露出吃惊之色,十五万石粮,足以解决长安城眼下的粮荒之急了。
张亮不假思索道:“都是秦王让我们屯的。”
李承宗一怔,目露古怪之色,“你倒是实诚。”
张亮沉声道:“秦王在信上特地叮嘱,让臣实话说与殿下听。”
不愧是唐太宗,胸襟就是宽广......李承宗暗暗感慨,有了李世民帮忙,他更加有把握解决京城粮荒之急,沉吟两秒说道:“明天开始,你每天都送一万石过来,能不能做到?”
张亮点头道:“没问题。”
道路的尽头,便是通往皇城和皇宫的入口,李承宗看着城门上方写有的“朱雀门”三个大字,说道:
“张将军送到这即可,叫人把粮食卸下来,堆到城墙边上,之后你可以带他们回去准备明天的粮了。”
张亮立即照做。
很快,数百辆牛车上面的粮食,被一袋接着一袋的抬下来,堆在了城墙边上。
张亮做好一切之后,来到李承宗身边,犹豫了几秒,说道:“殿下,臣能不能见一见秦王?”
李承宗沉吟两秒,摇了摇头,解释道:“暂时不行。”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都知道你是我二叔的人,这个时候,让你去见,一旦有人捅到我皇爷爷那里,我不好回话,对秦王也不利。”
“等日后了,我会让你见到他的。”
张亮默然点了点头,“臣明白了,臣这就回去。”
说完,张亮翻身上马,调转马头,对着李承宗抱了一下拳,带着洛阳府兵离开。
李承宗目送他远去,感慨了一声,这个时候秦王府的人,居然没有一个说要和李世民划清界限,一个赛一个的忠心,怪不得李建成和李元吉斗不过他。
此刻,王晊和徐玥,被李承宗安排站在不远处的门口,随时听候他的差遣。
一切显得风平浪静。
但东宫的每个人都感觉到,明天将有大事发生。
李承宗坐在起居殿里,一直坐到第二天寅时末,也就是早上五点左右。
六月的天,亮的格外早。
早上五点左右,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咚咚——”
就在此时,外面响起敲门声。
李承宗睁开眼睛,打了个哈欠,他都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一边用手指擦了擦眼角,一边对着门口说道:“进来。”
门外的徐玥和王晊将门推开,冯立身穿明光铠,手扶腰间佩刀肃然进来,走到李承宗身边,抱拳道:“皇太孙殿下,封公传来消息,陛下降旨让他入宫,去海池参见。”
玄武门的副本,要开始了吗......李承宗深吸了口气,心中多少有些紧张,今天不仅要见证历史,他还将改变历史。
扶着把手,李承宗站起身,伸展了一下双臂,说道:“你把人带上,随我去玄武门。”
冯立抱拳道:“喏!”
李承宗又看向门口的徐玥和王晊,见二人眼睛发红,满是血丝,显然一晚上没睡,问道:“你们是跟我一起去见证历史,还是留下来睡一觉?”
二人听到“见证历史”四个字,便宛若打了鸡血一般,挺直胸膛。
徐玥脆声道:“殿下去哪,奴婢去哪!”
王晊此时已经意识到朝中的局势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坚定不移的选择抱住李承宗的大腿,说道:“臣愿陪着殿下一起见证历史!”
李承宗咧嘴露出一口的白牙,小手一挥说道:“出发!”
——————秦王府。
府堂之内,寂静无声。
不知过去多久,门口处传来敲门声响,惊醒坐在上座上的李世民。
李世民缓缓睁开带着血丝的双眼,望向紧闭的屋门,开口道:“进!”
随着嘎吱一声轻响,长孙无忌内穿薄甲,外穿紫袍推门而入,神色凝重走到李世民身边,低声说道:“大王,宫里来了消息,陛下已召魏国公裴寂、江国公陈叔达、宋国公萧瑀、密国公封德彝入宫往海池参见,咱们该动身了。”
李世民眸光瞬间变得锐利,整个人宛若出鞘的利剑,问道:“人到齐了没有?”
长孙无忌点头道:“都在外面。”
李世民站起身,走出屋门。
屋外,站着十余名秦王府的僚属。
李世民扫视了他们一眼,站在他面前的,是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咬金、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张公瑾等人。
众人神色凝重纷纷对他抱拳。
长孙无忌站在李世民身边,低声说道:“值守宫门的人,都已经是咱们的人,咱们现在可以直接入宫。”
李世民深吸了口气,没有丝毫犹豫的大手一挥,吐字道:“出发!”
众人跟在李世民身后,快步走出秦王府。
此时秦王府门口,停放着一匹匹骏马。
每一匹骏马的侧面,都佩有一柄唐横刀,一张长弓,和一个装着十余根箭矢的箭壶。
等到李世民翻身上马,众人也翻身坐到马背上,握着缰绳,前往皇城。
大唐长安的权力中心,分为两个部分,一曰太极宫,一曰皇城。
皇城,是三省六部十二司的衙署之所在,文武百官也在这里办公。
皇城也是入宫的必经之路。
秦王府位于永兴坊,众人出了永兴坊,便能看到皇城东侧的大门。
因为还不到宫门开启的时间,皇城东侧的大门,此时并未打开,处于紧闭状态。
众人来到皇城东侧宫门处之后,看着紧闭的宫门,长孙无忌翻身下马,快步走到宫门口,有节奏的敲击了几下宫门。
下一秒,随着嘎吱一声,宫门被两名值守的皇宫卫士从里面打开。
众人目望进去,只见宫门之内,八百名宫禁侍卫打扮的秦王府卫士,手持长枪,神色肃穆,站成四排,对着李世民抱拳。
李世民面色平静,骑着马匹,走在最前面,带着众人走入皇城。
所有人都没有吭声,仿佛一台精密的仪器,有序的工作着。
众人一路畅通无阻,来到了玄武门。
玄武门城门处,站着一人,正是常何。
常何看着李世民和十余员秦王府僚属,骑着马匹领着八百名秦王府卫士而来,快步上前,抱拳道:“大王!”
李世民没有下马,俯下身子问道:“裴寂、陈叔达、萧瑀、封德彝,他们进去了没有?”
常何应声道:“已经进去了。”
李世民微微颔首,叮嘱道:“太子和齐王一入玄武门,你便和张公瑾一起,封锁这里,本王将人马都留在这里,你和张公瑾务必要将东宫和齐王府的人拦在外面。”
常何肃然抱拳道:“喏!”
李世民回头对着张公瑾使了一个眼色,让他去做准备,随即带着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人没入玄武门之中,按照原计划在里面设伏。
张公瑾翻身下马,对着常何抱了一下拳,说道:“有劳了!”
常何望着身高足有一米九五的张公瑾,面色平静说道:“你我都是为了秦王!”
说完,他招了招手,叫来一名玄武门禁卫,让他接管张公瑾的马匹,旋即摊开手掌,对着张公瑾说道:“张将军,咱们去城墙上等吧。”
“秦王安排的八百名勇士,也全都上楼隐蔽。”
张公瑾闻言点了点头,回头大手一挥,领着八百名秦王府卫士一起来到楼梯处。
刚一走到楼梯跟前,张公瑾便看到上百名身穿明光铠的魁梧卫士,一排排整齐有序的站在石阶上,注目而来。
每一个魁梧卫士,腰间都配有一把横刀,手掌放在佩刀上,昂首挺胸,气势十足。
张公瑾知晓他们就是被常何收买的禁军,没有多想,一边和常何走上城墙,一边在心中推衍着太子和齐王等会进入玄武门之后的情景。
来到城墙之上,张公瑾发现不对劲,城墙上的前后左右,竟然站满了身穿明光铠的禁军,仔细一数人数,足有五千人之多!
最让张公瑾感到心惊的,是他看到三十米外,放着一张坐榻,和一张案几。
一名身高一米六,身穿雪灰亚麻广袖圆领袍的帅气少年郎,此刻正盘腿坐在坐榻上,吃着案几上的糕点。
瞧见张公瑾带着惊疑神色望向这边,少年帅气的脸庞上露出一抹笑容,放下手中的糕点,说道:“哈喽啊,张公瑾。”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