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古典书屋 > 其他类型 > 捡尸逆袭:从汉末小兵到无敌大帝全局

捡尸逆袭:从汉末小兵到无敌大帝全局

山风木鱼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张超的营寨中,广陵兵已经尽被杀散,整个营寨都已经控制在了王通的手中。与此同时,赵岑将军也对联军右翼东北角的孔伷的营寨发起了进攻。而李肃则带人马佯攻联军中路,敲着战鼓,虚张声势,狗不咬人叫得凶。这就是王通给李肃所献之计……“佯攻中路,实取两翼”。……目前来看,这一计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袁绍联军的主力似乎已经动了。不过,却只是谨守中军防线,因为夜色黑暗,看不清西凉军的真正部署,担心西凉军在夜间设有埋伏,袁绍也不敢贸然发起反攻。而进攻东北角的赵芩将军,似乎也攻破了孔伷的营寨,现在孔伷的营寨中已经火光冲天,杀声如潮,显然,两军正在混战。……“快两刻钟了,怎么人还没有送来?”王通的心中有些着急。这一次,王通主动献计夜袭,又自告奋勇只率所部10...

主角:华雄关羽   更新:2025-04-11 16:1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华雄关羽的其他类型小说《捡尸逆袭:从汉末小兵到无敌大帝全局》,由网络作家“山风木鱼”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张超的营寨中,广陵兵已经尽被杀散,整个营寨都已经控制在了王通的手中。与此同时,赵岑将军也对联军右翼东北角的孔伷的营寨发起了进攻。而李肃则带人马佯攻联军中路,敲着战鼓,虚张声势,狗不咬人叫得凶。这就是王通给李肃所献之计……“佯攻中路,实取两翼”。……目前来看,这一计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袁绍联军的主力似乎已经动了。不过,却只是谨守中军防线,因为夜色黑暗,看不清西凉军的真正部署,担心西凉军在夜间设有埋伏,袁绍也不敢贸然发起反攻。而进攻东北角的赵芩将军,似乎也攻破了孔伷的营寨,现在孔伷的营寨中已经火光冲天,杀声如潮,显然,两军正在混战。……“快两刻钟了,怎么人还没有送来?”王通的心中有些着急。这一次,王通主动献计夜袭,又自告奋勇只率所部10...

《捡尸逆袭:从汉末小兵到无敌大帝全局》精彩片段


张超的营寨中,广陵兵已经尽被杀散,整个营寨都已经控制在了王通的手中。

与此同时,赵岑将军也对联军右翼东北角的孔伷的营寨发起了进攻。

而李肃则带人马佯攻联军中路,敲着战鼓,虚张声势,狗不咬人叫得凶。

这就是王通给李肃所献之计……“佯攻中路,实取两翼”。

……

目前来看,这一计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袁绍联军的主力似乎已经动了。

不过,却只是谨守中军防线,因为夜色黑暗,看不清西凉军的真正部署,担心西凉军在夜间设有埋伏,袁绍也不敢贸然发起反攻。

而进攻东北角的赵芩将军,似乎也攻破了孔伷的营寨,现在孔伷的营寨中已经火光冲天,杀声如潮,显然,两军正在混战。

……

“快两刻钟了,怎么人还没有送来?”

王通的心中有些着急。

这一次,王通主动献计夜袭,又自告奋勇只率所部1000人马攻打张超的营寨,其最大的目的就是收取典韦。

若是生擒就收为己用。

若是死了,就收了他的技能。

据王通前世的记忆,典韦是在诸侯讨董时投在张邈帐下,因为没有家世背景,人又长相不佳,不被张邈重用,只是一名被用来扛旗的小兵。

直到三年之后,张邈在陈留起事败于曹操,典韦随降兵投了夏侯惇,才被夏侯惇发现引荐给曹操,被曹操收为宿卫首领。

因其相貌凶狠奇丑,曹操每次外出泡妞,都带着典韦,美女见之,都吓得往曹操怀里钻。

曹操长得又矮又黑,年轻时与袁绍一起外出泡妞,美女们总是青睐袁绍而冷落曹操。自从有了典韦做贴身护卫之后,曹操才终于找到了自信。

到后来在宛城之时,由于典韦的跟随,又将张绣的婶婶也吓得钻到了曹操的怀里,最后张绣一怒造反,典韦为保护曹操独自断后,不幸战死。

由此可见。

于泡妞而言。

典韦便是这世上最好的春药,什么催情剂、听话水跟典韦比起来,都弱爆了。

……

由于王通知道此时典韦在张邈的军中,恰好张邈的弟弟张超又是立营在联军大营的外圈,而且王通知道张超这人只是文章诗词写得好,实无统兵之能。

于是,就设下计谋,诈称袁术派人送粮,却在粮车中暗藏精兵,一举将张超擒获。再以张超为质,逼张邈用典韦来交换。

只是王通千算万算,没有想到张邈会以为典韦是王通的仇人,差点给王通送来一具尸体。

当然,送来尸体也是可以的。

只要尸体完好,而且断气不到一刻钟,王通就可以通过系统获取典韦的技能。

……

营寨已经被王通的人马拿下,杀了广陵兵两千多人,抓了一千多俘虏。

现在正在打扫战场。

粮草物资打包,帐中金子铜钱带走,刀枪剑戟弓弩箭矢收走带回去,铠甲也得剥下来带走。

兵争为利。

贼不走空。

多杀人还不如多捞些利益。本着这种想法,王通在攻破张超的营寨后就不打算再扩大战果,心里想的就是等收到典韦之后,便退兵回城。

……

伸手摸向一名小兵的尸体。

又是什么都没有。

到了现在,王通也基本上弄明白了,技能这东西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就好像是以前在工厂里打工一样,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技术工。

有个打螺丝的员工脑袋进水了,跳着脚说他也有技术,要求老板给他技术津贴,结果被老板直接炒了鱿鱼。

王通摸了很多战场上的死尸,能捡到的东西并不多,通常是只有那些做将领的才会有东西让王通获取。

查看了一下自己的属性技能界面,基础属性方面,体力上升到了88,敏捷上升到了82,智力到了81。

再看技能表,五花八门一大堆,懒得得细看。重点留意了一下房中术……高等中的七级!

总体来说还不错!

只要这样一直下去,再多打几仗,自己的实力和武艺就会“蹭蹭蹭”往上涨……

……

正想着是不是再去摸一摸。

毕竟蚊子小也是肉。

能多收一点是一点!

却见军侯华猛跑过来,对着王通拱了拱手道:“张开已经将姓典的送过来了。”

王通大喜!

赶紧让人带了张超过去交换。

然而,当王通看到浑身是血,被绑成棕子似的典韦时,不由得怒火中烧,大声叫道:“谁将我的典兄弟伤成这样?”

张开:“…………”

典韦:“…………”

张超:“…………”

全都愣在当场。

张开抖抖索嗦地问道:“这姓典的不是你的仇人?”

“谁跟你说他是我的仇人了!”

王通气得破口大骂:“娘希皮,敢伤我典兄弟,我要你的命!”

说罢,便一刀捅进张开的胸膛,又用手提起张开的颈脖。

“叮,发现初等房中术四级,是否收取?”

“收取!”

“叮,主人已有高等房中术七级,低等技能转化成技能点,技能点+10。”

……

随手将张开的尸体丢到一边,再要去寻张超时,却发现张超已经被张开带来的亲兵们抬着,飞也似的跑了。

因为刚才是相互交换。

在王通接受典韦时,也将张超交到了张邈的人手中。王通猛追了几步,从背上取下弓箭,“嗖嗖嗖”连发三箭,箭箭夺命!

现在的箭术,已经达到了高等中的六级。

然而,由于那些亲兵拼死护着张超,王通也只是射死了几名亲兵,最后还是让张超给跑了。

王通气得不行,又要挥军攻打张邈的营寨。

一旁的华猛劝道:“王将军,咱们只带了1000人,扣除伤亡,现在仅剩800多人,又还抓了1000多俘虏,抢了不少的物资,而张邈营中有8000多军兵!现在张邈已经有了防备,你看……”

王通无奈。

只好咬了咬牙,恶狠狠地下令道:“退兵!”

……

实际上,王通这番作为,也是表演给典韦看的。

王通心里清楚得很。

现在别说进攻,就算是跑也得赶紧,再不跑就来不及了。在此之前,黑灯瞎火的,张邈并不知道王通带的只有1000人,而且还扣着张超这个人质。

而现在张超被放回去之后,王通手中便不再有人质了。不仅如此,张超还会将王通只有1000人的事情告诉张邈。张邈得知王通的虚实,必会率军来攻。

所以,在张邈还没反应过来之前退走,才是智者所为!

……

再看那典韦,依旧是一脸懵逼。

王通走上前去,亲解其缚。

又让人找来一辆板车,将典韦放在板车上,亲自拉着板车走。

身后传来典韦瓮声瓮气的声音:“小贼,你这究竟唱的是哪一曲?”

……

……


一路追杀,河内军遗尸无数。

追了十余里时,前方烟尘再起,遮天蔽日,一眼望不到尽头。看那规模,至少有五六万大军正疾驰而来——关东联军的中军主力赶到了。

吕布见状,勒住战马。

高声下令:“收兵回营!”

王通却有些意犹未尽。他展眼望向远处的联军,对吕布拱手道:“吕将军且请先退,末将愿率所部断后。”

吕布眉头一皱,冷声道:“本将何须你来断后?”

王通不想跟吕布计较。

而且,现在也不是跟吕布计较的时候。

依旧恭敬地说道:“吕将军麾下步兵众多,行动稍缓。末将所部皆为骑兵,断后更为妥当。”

吕布闻言,神色稍缓,点头道:“既如此,便有劳王将军了。”

说罢,便勒转马头,率本部人马缓缓退去。

……

待吕布走远,王通立即召集亲卫,沉声道:

“联军虽至,但距此尚有数千溃兵阻隔,一时半刻难以逼近。我等皆为骑兵,进退自如,不必担忧。”

常言道:兵争为利,贼不走空。

咱们虽然不是什么贼,但是,辛辛苦苦打了一仗,也不要空着回去。

诸位速去战场,搜寻敌军将领尸身,取其钱财、铠甲与兵刃。所得之物,先上交,再统一分配。”

众将士闻言,皆喜形于色,齐声道:“将军英明!”

当然,这只是一个幌子。

对王通来说,现在的钱财、铠甲和兵刃都是小事。实则他更在意那些将领尸体上的属性点与技能点。

于是,便又在那些尸堆中搜寻,不断获取系统提示:

“叮,发现中等枪术三级……”

直到大约半个时辰之后,诸侯联军离这里已经很近了,王通才叫了一声:

“风紧,扯呼!”

……

回到关外军营时,天色已晚。

诸侯联军并未急于进攻,而是在十里外扎下营寨,显然是想休整一夜,待明日再战。

王通命人严守营寨,随后带着方悦、方容兄弟的尸体,与吕布一同回营向董卓复命。

董卓见到二人,满面喜色。

朗声道:“今日在城上观战,见你二人勇猛异常,本相甚慰!”

他顿了顿,先对吕布道:“奉先斩杀敌将方容,击溃王匡大军,当为首功。赏五千金,绢千匹!”

吕布闻言,喜形于色,抱拳道:“孩儿多谢义父!”

随后,董卓又对王通道:“穿之勇毅,阵斩河内名将方悦,也是大功一件,赏二千金,绢三百匹。”

王通转头看向吕布。

以为吕布会向董卓状告自己无令出战之事,却发现吕布并没有做声。看来吕布也是感念自己主动为他的步兵断后,而原谅了自己抢他功劳之事。

既然吕布不再提这件事,王通倒是觉得自己更应该主动一点。因为在诛董之前,与吕布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合作,对自己有利无害。

于是,便主动对董卓说道:

“回禀相国大人,末将不敢受功。今日出战方悦,实是一时心急,未请示吕将军便私自出战,虽阵斩方悦,也是有违军法。

况且,以吕将军之神勇,即便末将不出战,方悦不出数合,也会死于吕将军的方天画戟之下。因此,末将自思,此战不仅无功,反而有过。”

董卓闻言,脸露讶异之色。

转头看向吕布,问道:“此言当真?”

“确实如此。”

吕布点了点头道:“不过,王通将军虽无令而出战,也是情有可原,且在退兵之时,主动率军断后,也算有功。”

董卓闻言大笑:“吾儿奉先豁达,王通将军磊落,你们二人,可为本相左右臂膀。”

说罢,依旧赏王通二千金,绢三百匹。

……

通过这件事,王通成功地消除了吕布对自己的一部分敌意,也使得董卓更加信任自己。

同时,也觉得,其实吕布这个人,也只是喜欢用方天画戟捅他的义父。对待他人,吕布也应该……或许……可能还算比较仗义的。

向董卓交令完毕,王通和吕布又回到了城外军营,安排了明哨暗哨,就寝于营中。

……

次日清晨,鼓声震天,数万诸侯联军列阵而来,缓缓逼近关城。

吕布率军出营列阵,与联军对峙。

双方相距一里时,联军中冲出一员大将,正是上党穆顺。他挥枪指向吕布,高声喝道:“吾乃上党穆顺,吕布小儿,速来受死!”

吕布懒得跟他说话。

冷哼一声,纵马直出,两马相交之时,方天画戟随手一挥,便将穆顺斩于马下。

王通见状,立即策马上前,拖起穆顺的尸体便往回跑。脑海中,系统提示音响起:

“叮,发现高等枪术三级,可转经验值8点,另有体力经验值30点,敏捷经验值28点,骑术经验值26点,箭术经验值13点,是否获取?”

“全部获取。”

将尸体拖回后交给亲兵,又勒转马头看向战场,却见联军中又冲出一员手挥铁锤的大将。

那人就是武安国了。

这武安国的武艺,也十分了得,竟然与吕布你来我往打了十余个回合!

要知道之前王通在雒阳的相国府上,与吕布步战,还是在吕布有所保留的情况下,也只在吕布手下坚持了10招。若是换成马战,按王通预估,自己最多只能在吕布手下坚持3个回合。

也就是说,这武安国的武艺,比一个月之前的王通还要强很多。

当然,这里说的是一个月前。

不是说现在。

现在的王通,在捡了不少高级尸体之后,武艺已经有了不小的提高。至于能在吕布手下坚持多少回合,两人没有比过,王通也不知道。

那么,这个武安国。

就绝不能让他跑了!

想到这里,王通便一声不响地向战场中间靠去。

恰在此时,便听那武安国惨叫一声,右手手腕连同铁锤掉落在地,拔转马头策马而逃。

而吕布,竟然勒马驻足,似乎是想要放武安国一条生路。

王通见状,眼中寒光一闪,心中暗道:“此等强将之尸,岂能放过?”

赶紧张弓搭箭,射向武安国的后心!

……

(附录图片:武安国战吕布。)

……


两天之后,董卓亲率8万大军东进虎牢关,同行的将领包括:吕布、段煨、张济、王通。

进入虎牢关之后,董卓招集诸将议事。期间,李儒正要向董卓献策,王通抢先一步对董卓道:

“相国大人,守城之道,当寓攻于守。末将认为,可以派一员得力大将,率数千人马背城立寨。

如此一来,当敌军来攻时,城外的军队可以护佑城墙,而城头上的军队,又可以用弓弩支援城下的军队。城上城下互为依托,浑然一体,就可以给予敌军以多种角度和方位的打击,不给敌军靠近城墙的机会。

若敌军败退,城外的军队又可以不受限于城门的狭小,能够快速出动,衔尾追杀敌军。

这样就可以做到进可攻,退可守。游刃有余,立于不败之地。”

“此法甚好!”

董卓征战多年,自然明白这样做的好处。

而李儒则有些郁闷地看着王通,心里暗骂:这姓王的怎么老是抢我的台词!

心中暗暗发誓:“待我逮着机会,一定也要抢他的台词!”

……

吕布的表现,则又不同。

在被董卓认做义子之后,吕布一直跟在董卓身边,从未领兵出征,也因此而寸功未立。

如今见到董卓赞同了王通的建议,便赶忙上前请战道:“义父大人,孩儿愿率本部人马出城立营。”

“可!”

董卓点了点头,沉声说道:“我儿奉先神勇,正是出城立寨的最佳人选。”

王通见状,也上前请战道:“末将也愿率本部人马出城,担任吕将军的副将。”

“不妥!”

董卓摇了摇头道:“你现在麾下不足4000人,却有3000人是新招之兵,出城立营,徒增伤亡。”

这怎么行?

王通自然不依,因为出不了城就不能去摸那些高级别的尸体。

赶紧又道:“末将只带1000老兵,出城相助吕将军。”

(备注:吕布现在还没封“温侯”,还只是中郎将。要到长安诛董之后,刘协才封吕布为温侯。)

董卓还是不同意。

摇了摇头,对王通道:“依城立营之军,兵力不宜太多,只需3000人足矣。我儿吕布麾下10000军兵,尚需留7000在城内。何须你再带1000人相助?”

这也是很有道理的。

因为虎牢关只是山峰之间的一座关隘,只有一面朝向敌军,若是出关背城立营,自然是容不下太多的人马,否则也就失去了与关城“互为依托”的意义,而变成了列阵决战。

不过,王通依旧不肯放弃,又赶紧说道:“那末将就只带200名亲兵!”

董卓觉得有些奇怪,肥硕的手指敲击着青铜酒樽,浑浊的眼珠在王通与吕布之间来回逡巡。这个曾单骑冲阵的西凉猛虎,此刻却像只审视猎物的老狼。

过了片刻,才皱了皱眉道:“穿之,你……为何如此执着?!”

王通闻言,扑通一声拜倒在地。

语带哽咽地对董卓道:

“启禀相国大人,上次末将只夺回了恩师的首级,恩师的躯体至今仍在关东群贼手中。

末将此次随吕将军出城,便是想跟在神勇无敌的吕将军身后,去捡上几具敌军大将的尸体。

再用敌军大将的尸体,换回恩师的躯体,使恩师的首级能与躯体放在一起安葬!”

这一番话,对董卓触动很大。

华雄之前的官职,是西凉军都督。

在董卓麾下的西凉军中,华雄的职位最高,是董卓手下第一大将,与董卓有着过命的交情。

如今见王通为了要回华雄的遗体而苦苦哀求出战,就算是铁石心肠,也还是动了恻隐之心。

遂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

“你如此重情重义,可为世人表率。只是,出城之后,要善自保重,不可自蹈险地,凡事听从我儿奉先安排。”

这就是答应了。

王通闻言,赶紧道谢。

随后,董卓便让吕布带3000人马出城立营,而王通则带200亲兵出关,担任吕布的副将。

……

出了关隘之后,便是背靠城墙,圈了块地方,立起栅栏,建立营寨。

此前,早在行军之时,王通就认识了吕布手下的那些将领,包括:高顺,张辽、魏续、成廉、郝萌、侯成、曹性,宋宪等八人。这八人个个武力不凡,堪称“健将”。

但是,这却不是后来的“八健将”。

原本的历史上,“八健将”的说法,是在吕布做了徐州牧之后才有的。而且在吕布的“八健将”中,加入了一个藏霸,并而没有高顺。

王通与这些人认识,也只是在行军途中和关内的军营中。因为吕布此次并没有带全部的人马出关,只带了3000人。

包括:高顺的700陷阵营、成廉的800名长枪兵、宋宪的500名刀盾兵,以及由亲兵统领魏续带领的1000名亲卫骑。

而张辽、侯成、曹性、郝萌等人,则被留在关城内统领另外的6000人。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在“三英战吕布”时,张辽没有出手相助的原因。

……

按约定,王通只带了200名亲卫。

亲兵统领是典韦。

经过将近一个多月治疗,典韦的伤虽然还没有完全痊愈,也好得差不多了,参加强度不是太大的战斗已经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了。

除了典韦之外。

还有牛金、晏明也都被王通带在身边。

亲卫营有500人,只带了200,这200人都精挑细选的精锐劲卒,而且全都是骑兵。

这200名亲兵单独结了一个小营,依附在吕布的大营左侧。

……

营寨结好没多久,便有斥候来报:“叛军一万余人已到五里之内,乃是关东联军先锋,河内太守王匡的军队!”

吕布挥了挥手,让斥候先退下休息。

然后,下令所有人马出营列阵而待。

虎牢关隘口宽不过百丈,三千甲士列阵已显拥挤。高顺的陷阵营持重盾居前,成廉的长枪兵分列两翼,魏续的骑兵隐在关墙阴影中——这铁壁般的阵型,正是吕布的并州军纵横天下的“龟蛇阵”。

没多久!

地平线处腾起滚滚黄云,那是万马蹄踏掀起的尘暴。河内军的赤色旌旗在烟尘中若隐若现,宛如血雾中游弋的蛟龙。铁甲相击的铿锵声穿透三里荒原,惊得关前老鸹扑棱棱飞散。

一支庞大的人马开了过来。看那那帅旗之上,绣着一个斗大的“王”字。

正是河内太守王匡的军队。双方相距大约两里之时,那支军队便停止前进的脚步。

敌阵之中有数十名骑上之人站于最前面,帅旗之下的王匡全身披甲,手持大刀,威风凛凛。

以大刀指向吕布,大声说道:“谁为本将诛杀此贼。”

身后一员大将应了一声:“末将愿往!”

说罢,便突然暴喝一声,胯下五花马人立而起,在一声刺破长空的嘶鸣声中,奋蹄前冲,长枪斜指,直奔吕布而来。

王通抬眼看去,但见那人长得:身长七尺五寸,膀大腰圆,头如冬瓜,面目狰狞,胯下骑一匹健壮的五花马,手持一杆虎头长枪。

威风凛凛,气势汹汹。

正是久负盛名的河内名将……方悦!

……

(如图所示:河内名将方悦。)

……


“是这乱世!”

王通叹了口气,缓缓地说道:

“王某本是并州富贵人家子弟,小时候也曾习读诗书。后来胡人入寇,屠村灭寨。又遇盗匪战乱,父母亲人皆亡,遂成孤儿。

几经辗转,随流民逃至关中,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几近冻饿而死。

适逢华雄将军招兵,为求一口吃食,前往应征,当兵吃粮,以求苟活。因略通文字,有幸成为华雄将军身边亲兵。

后来,得隙偷学华将军武艺,却被恩师华将军发现……降为小兵,磨砺心性。

这一路走来,可谓是九死一生!

弃笔握刀,唯求自保;其间种种,一言难尽。乱世流离,人不如狗;形单影只,举目无亲;战场搏命,只为多活一日……”

那“丫环”闻言,眼中满是同情之色,竟有如玉泪珠落下,哽咽难言。

天杀的王穿之!

竟然使出卖惨的绝招,骗取美女同情,真是下作之极。

蔡邕一看这情况不对劲……怎么这姓王的小子只顾着跟自己的“丫环”说话,却把自己当做空气?

还把自己的“丫环”给说哭了。

这大庭广众之下,成何体统!

赶紧斜跨一步挡在那“丫环”身前,双目紧盯王通,沉声说道:

“好你个王穿之,你今日是故意来捣乱的吧!你处心积虑坏我蔡家与卫家婚事,又惹小女……额,惹我蔡府丫环落泪,究竟是何居心?

你今日若是不能给老夫一个解释,老夫便绝不会与你……善罢干休!”

“没错,王某就是故意的。”

王通也看着蔡邕,朗声说道:“那卫仲道身患绝症,咳嗽不断,连走路都要侍女扶持。他与你女儿成婚,并非想要给你女儿幸福,而是想要你女儿为他……冲喜。

而你……你这是有多糊涂!

碍于一纸婚书,却不顾你女儿的幸福,宁愿你女儿嫁后守寡,也不愿污了你自己的名声。

天下间怎么有你这样做父亲的?

我今天搅黄了你们两家的亲事,并无恶意。实在是不忍见你女儿后半生悲苦,才出手相救。”

“你……”

蔡邕用手指着王通,一时语塞,竟说不出话来。

过了片刻,才说道:“老夫自己的女儿,又岂会不心疼。只是老夫向来一诺千金,既然与卫家早有婚约,又岂能食言反悔。你今日之举,让卫家公子主动退婚,也算是帮了老夫。

只是,老夫还有一个疑问,老夫与你素不相识,蔡府也与你从无瓜葛。你今日来我蔡府,难道真的只是……为了搅黄小女与卫家的婚事?”

“当然不是。”

王通笑了笑,对蔡邕行了一礼道:“王某今日上门,赶走卫公子,实为腾笼换鸟。”

“腾笼换鸟?”

“是的。”

“换哪只鸟?”

“就我这只鸟。”

“……”

王通笑了笑,又接着说道:

“王某久闻蔡家女子长得貌美如仙,色绝天下之色,才绝天下之才,今日一见更是惊为天人。

哎哎,那个小妹妹,别躲在你父亲身后,我早就认出你来了!别以为换了一身丫环的衣服就能蒙混过去。就你呢,发什么愣,我今天就是来向你求婚的!”

那“丫环”目瞪口呆,愣了片刻,捂着双脸,飞也似地向后堂跑去,如同一只受惊的兔子……

蔡邕看了看落荒而逃的女儿,用手指着王通,哭笑不得。

……

正尴尬间,忽闻有人放声大笑。

众人寻声望去,又是那座中的首席宾客,司徒王允。

王允站起身来,大声笑道:

“好!好一个腾笼换鸟之计,精彩之极!

今日倒让王某大开眼界了。王将军文武兼备,有勇有谋。这是将兵法也用到婚姻大事上了。”


再看那人。

依旧背对着自己,穿的是普通百姓的粗布衣服,走在大路的正中间,一步一步,不慌不忙,慢条斯理。

别人看到骑马的来了都会避到一边,而他却依旧走在大路中间,就算差点被战马撞上也不回头,依旧不紧不慢地走着,蛋定得很。

好像这条路是他家的。

“莫非是个聋子!”

典韦举起手中的鞭子,就要向那人抽去。

“典兄,住手!”

王通及时地喝止住了典韦:“犯不着跟一个残疾人计较!”

说罢,便轻轻拉了一下缰绳。

将战马拉向一侧,想要从那人身边过去。

王通这人,向来比较同情弱势群体。如果是富贵人家在这里横行霸道,不遵守交通规则,刚好遇上王通心情郁闷,肯定要让他吃一顿鞭子。

不过,看到这人穿着普通百姓的衣服,又比较年长,而且还可能是一个聋子,便不但没有怪罪那人,反而生出了一些怜悯之心。

随着王通这一勒缰绳,战马轻轻打了一个响鼻,向旁边绕开了几步,“迪哚迪哚”地走到了那人的前面。

无意之间,王通转头看了那人一眼。顿时便又愣住了。

因为那张脸,王通是见过的。

虽然,他现在穿着粗布衣服,戴着一顶破旧的毡帽,但是,王通还是一眼就认出了这人。

竟然是他……贾诩!

王通心中一动,赶紧对着身后的亲卫道:“将此人拿下,带走!”

……

(附录图片:毒士贾诩。)

……

没错,王通抓的这个人,就是贾诩贾文和,也是名传千古的毒士。

这个时候,贾诩还不是董卓的幕僚,还是牛辅的掾属(秘书)。按照历史记载,一直要到董卓迁都长安之后,董卓才将贾诩调到身边,担任“太尉掾”……即太尉的秘书。

由于牛辅镇守长安,贾诩也就随牛辅来到了长安城中。这次刚好挡在王通马前。

王通见他穿着百姓的粗布衣服,戴着一顶破毡帽,而且身边也没有随从,便将他以“挡路的刁民”为由,给抓了起来。

……

到了城外军营之后,王通亲自给贾诩松绑,又让人摆下几碟小菜,开了一坛好酒,给贾诩……“压惊”。

“贾先生,为何如此打扮?”

“自在。”

“为何不带随从护卫?”

“自在。”

“为何不避战马,走在大路中间?”

“自在。”

尼玛,这是吃了复读机了。看到贾诩的这个样子,王通心中暗笑,又问:

“为何偏偏挡在王某马前,你就不怕被王某的战马撞死,或者被王某的亲卫用鞭子抽死?”

“不怕。”

贾诩摇了摇头,又道:“贾某现在不是好好的吗?贾某早就算好了你不会将我撞死,也算好了你不会让你的亲兵用鞭子抽我。”

“你这是玩我啊?”

王通笑了笑,为贾诩添了一杯酒,又道:“为何如此笃定?”

“其实很简单。”

贾诩道:“你在汜水关之战中抓到的那些俘虏,你一个都没杀,还给他们包扎伤口。

你在雒阳城中,从未允许自己的军队在街道上纵马,遇到人多之处,连你自己都会下马牵马步行。

贾某还亲眼看到有一位老人跌倒在地,是你亲自上前将那老人扶起。

还有,更重要的是!

贾某虽然没有参加那场蔡府夜宴,却听人说了,说你……在蔡府夜宴上搅黄了卫公子的婚事之后,当那病殃殃的卫家子气得跌倒在地时,你并没有兴灾乐祸,落井下石。而是一脸焦急之色,上前将卫公子扶起,眼中满是关切之色。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