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吴三桂凑近唐通耳朵。
小声嘀咕了几句,听得唐通是目瞪口呆。
吴三桂让唐通配合自己给杜之秩唱一场戏。
前期据险而守,消灭李自成大部分炮灰,炮灰死再多,李自成也不会心疼。
随便经过一个村子,把他们粮食抢光,为了活命,老百姓就会选择加入大顺军,成为炮灰。
再打下去,消耗的就是李自成的精锐,随着伤亡的增加他必然心疼,有了宁武关的阴影,他肯定萌生退兵的想法。
但这时候千万别让他跑,他跑了,后面就没法玩了。
这时候,他要给予李自成希望。
他跟唐通,减弱守军力量,并将主力后撤。
至于城门,吴三桂自然也不会派人看守了。
这时候就等待杜之秩上钩了。
一旦杜之秩开门献关,他跟唐通就率领主力后撤到京师附近。
一路上,吴三桂早就下令坚壁清野,除了撤退路上几个补给站外,将不会有一粒粮食,一个炮灰留给李自成和建奴。
唐通本身就是聪明人,内心并不想死守居庸关,刚才表态也是无奈。
现在听吴三桂这么一说,关键连杜之秩这个背锅的人都找好了,就算崇祯怪罪下来,他也能撇清责任,前后想了几遍,确实没什么坑,他也就欣然同意。
唐通还担心,“万一杜公公没有上钩怎么办?”
吴三桂拍了拍唐通肩膀,“放心,等着吧!他会的。“
唐通此刻完全明白了,吴三桂为何要硬刚杜之秩,两个老狐狸心照不宣的笑了。
吴三桂跟唐通相谈甚欢,一直聊到深夜才各自散去!
回到大帐后,泡上一杯浓茶,啧啧两口。
看着桌前的地图,吴三桂就思考起,接下来的局势。
近期发生的事情太多了,吴三桂要复盘一番,为下一步行动做准备。
军帐内,除了吴三桂,也就吴国贵在。
前脚放李自成进来,也许后脚建奴大军就到了,再加上吴三桂和京师紫禁城里的崇祯,四股势力,正好凑成一桌麻将,到时候就热闹了。
他不怕建奴来,就怕建奴不来,去全面攻打山海关。
如果攻打山海关,吴三桂可就犯难了,保卫京师,跟李自成拼个你死我活。扔下崇祯,回师山海关?那京师就便宜李自成了,折腾半天,又回到了历史剧本。
向南逃?别闹了,自己关宁铁骑家眷都在山海关内,让他们往南走,估计要哗变。
“定贵啊,倘若李闯贼攻打京师的时候,建奴绕道入关,出现在京师附近,我们该怎么应对啊?”(吴国贵字定贵)
吴国贵抬起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深深地思索起来。
一盏茶的功夫,吴三桂茶都见底了,也不见吴国贵说话,气氛有点尴尬。
就在吴三桂重新添茶的功夫,吴国贵走过来,对着吴三桂的耳边低语。
吴三桂听完就点点头。
其实吴国贵的意思很简单,等建奴出现的时候,吴三桂先走开,离他俩远点。让他俩大眼瞪小眼。
京师内部只要没有人投降,短期内也很难攻不下。
这跟吴三桂的想法不谋而合。
李自成初生牛犊不怕虎,一直在关内跟明军作战,他对满洲八旗实力缺乏正确的认识。而八旗对李自成的纸面数据,号称60万大军,很是忌惮。
大概率是建奴大败李自成,但吴三桂不能让建奴把李自成完全吃掉,一是建奴吃不下,李闯贼擅长逃跑。二是吴三桂率领关宁铁骑尾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