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古典书屋 > 现代都市 > 三国之寰宇天下韩宇甘宁前文+后续

三国之寰宇天下韩宇甘宁前文+后续

九口三石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临湘城北,一条偏僻的巷子里,韩宇、魏延二人站在一座简陋的宅子外,用泥土夯筑的围墙不高,身高如韩宇魏延等人抬头就可以看到里面的院子。魏延上前敲门,马上便听到有人出来,边走边问到:“外面何人?”“黄老将军,是我魏延。”韩宇听里面那人声音洪亮,想必应是黄忠,暗赞自己运气好。这时来人已到门后,拉开大门,走出一个发须皆白的老汉,约莫五六十岁,但红光满面,身材魁梧,威严不凡。“是文长啊,”黄忠说到这里见到门外除魏延外还有一人,气宇不凡,隐隐透着王者之气,暗自称赞的同时不由向魏延投去询问的目光。魏延见了忙介绍到:“黄老将军,此乃韩太守之子,今日初掌长沙军权,见黄老将军未去军中,特来探望老将军。”“韩宇拜见黄老将军。”待魏延说完,韩宇上前行礼。“不...

主角:韩宇甘宁   更新:2025-01-16 14:2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韩宇甘宁的现代都市小说《三国之寰宇天下韩宇甘宁前文+后续》,由网络作家“九口三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临湘城北,一条偏僻的巷子里,韩宇、魏延二人站在一座简陋的宅子外,用泥土夯筑的围墙不高,身高如韩宇魏延等人抬头就可以看到里面的院子。魏延上前敲门,马上便听到有人出来,边走边问到:“外面何人?”“黄老将军,是我魏延。”韩宇听里面那人声音洪亮,想必应是黄忠,暗赞自己运气好。这时来人已到门后,拉开大门,走出一个发须皆白的老汉,约莫五六十岁,但红光满面,身材魁梧,威严不凡。“是文长啊,”黄忠说到这里见到门外除魏延外还有一人,气宇不凡,隐隐透着王者之气,暗自称赞的同时不由向魏延投去询问的目光。魏延见了忙介绍到:“黄老将军,此乃韩太守之子,今日初掌长沙军权,见黄老将军未去军中,特来探望老将军。”“韩宇拜见黄老将军。”待魏延说完,韩宇上前行礼。“不...

《三国之寰宇天下韩宇甘宁前文+后续》精彩片段

临湘城北,一条偏僻的巷子里,韩宇、魏延二人站在一座简陋的宅子外,用泥土夯筑的围墙不高,身高如韩宇魏延等人抬头就可以看到里面的院子。
魏延上前敲门,马上便听到有人出来,边走边问到:“外面何人?”
“黄老将军,是我魏延。”
韩宇听里面那人声音洪亮,想必应是黄忠,暗赞自己运气好。
这时来人已到门后,拉开大门,走出一个发须皆白的老汉,约莫五六十岁,但红光满面,身材魁梧,威严不凡。
“是文长啊,”黄忠说到这里见到门外除魏延外还有一人,气宇不凡,隐隐透着王者之气,暗自称赞的同时不由向魏延投去询问的目光。
魏延见了忙介绍到:“黄老将军,此乃韩太守之子,今日初掌长沙军权,见黄老将军未去军中,特来探望老将军。”
“韩宇拜见黄老将军。”待魏延说完,韩宇上前行礼。
“不知公子前来,黄忠未及远迎,失礼失礼,快请进。”黄忠见韩宇如此年轻,韩玄就放心把军权移交给他,说明此人颇有手段,见韩宇已以晚辈之礼拜见,忙引二人入内。
进入院子,见院中有石磨、石锁等物,墙角还有一个箭靶,想必是黄忠练武练箭之处。旁边只有一排平房,约莫有三四个房间。
黄忠引二人进入左边第二个房间,内有一张方桌两条长凳,再无其他之物,看来是平时吃饭之所。
韩宇进来就闻到一股浓浓的中药味道,想必是黄叙需常年喝中药之故。
“家中简陋,公子见笑。请坐请坐。”
韩宇并无半分嫌弃,没有迟疑的坐在其中一条长凳上,魏延见只有两条长凳,便不坐下,和黄忠一样站在一起。
“黄老将军今日未去校场,是不是家中有什么困难之事牵绊,不知我有没有可以帮到的地方?”韩宇开口问到。
黄忠听了,叹了口气,皱着眉头说到:“我儿黄叙,久染疾病,多年来黄忠虽遍访名医,却始终未见好转。日前听闻汉寿来一神医,医术高超,我便带着孩儿前去,希望可以治好我儿之病。不想我父子到了汉寿,方知神医已经离开,无人知道往何处去了,无奈,我们只好返回临湘,一个时辰前才回到家中。”
韩宇听了说到:“黄老将军,可不可以让我见见令郎?”
黄忠迟疑了一下说到:“请随我来。”说完转身走向旁边那屋。
韩宇起身跟上,来到旁屋,屋中光线昏暗,药味更加浓重。韩宇眼睛适应了一下,看到屋角床上半躺着一人,上半身穿着衣服在外,下半身裹在被子里,大约二十来岁,脸色苍白,两颊深陷,颧骨突出,可谓是皮包骨头,见有人进来,睁着那双还算有些神气的眼睛看着韩宇。
韩宇上前仔细打量,又装模作样的问了几个问题,然后回来长凳坐下,皱着眉头沉默不语。
韩宇装的似模似样,问的问题又问中关键,黄忠还以为韩宇精通医术,心想莫非儿子有救?现在见韩宇又如此反应,忍不住问到:“公子......”,出口后又怕打扰韩宇思绪,忙闭口不言。
其实韩宇在后世就知道黄叙得的是伤寒之症,自己虽然有把握让黄叙活的更久活的更好,但真正可以治好黄叙的目前汉朝只有张仲景一人。
良久,韩宇开口说到:“黄老将军,令郎之病我治不好。”
黄忠听了心中一阵失落,无力的闭起了双眼。
“但是我知道何人可治令郎身上之病。”韩宇接着说到。
黄忠听到,猛得睁开眼睛,迅速抓住韩宇胳膊,开口问到:“真的?”
韩宇猝不及防被黄忠抓住,忍着双臂传来的疼痛,说到:“怎敢诓骗黄老将军!”
“老将军请松手。”魏延在旁叫到。
黄忠听了忙送开双手,小心翼翼地问到:“请公子告诉黄忠何人能治我孩儿之病!”
韩宇抖了抖双臂说到:“此人名叫张机,字仲景,南阳涅阳县人,医术高超,有神医之名,可治令郎之病。”
“多谢公子告知,我这就带着孩儿前去南阳找张神医治病。”黄忠听完兴奋万分,决定立刻出发,狠不得马上就到了南阳,好为黄叙治病。
“黄老将军莫急,且听我说完。”韩宇见状马上拦住。
黄忠闻言也知自己太过心急,忙客气的说到:“公子请说。”
韩宇见黄忠有点平静下来,接着说到:“如今天气寒冷,南阳又远在千里之外,令郎身体孱弱,如果黄老将军执意现在就带令郎出发前往南阳,我估计以令郎目前的身体情况,恐怕撑不到南阳啊。况且,我听说张神医四处行医,行踪不定,就算令郎撑到了南阳,能不能见到张神医也未知啊!”
“这......”黄忠听了犹如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傻在那里说不出话来。
韩宇见了忙又说到:“黄老将军莫慌,韩宇虽不能根治令郎之病,但我却知道怎么减轻病症,让令郎的身体情况有所好转,待日后打探到张神医行踪,到那时黄老将军再带令郎前去不迟。”
黄忠听了韩宇的缓解之法,本已绝望的心又活了过来,抱拳说到:“公子大恩,黄忠铭记于心。”
韩宇还未有所反应,旁边的魏延急着开口说到:“黄老将军,主公今日初掌军权便亲自来拜访将军,对令郎之事又如此重视,难道将军到现在还不明白为何吗?”
黄忠乍听魏延称呼韩宇为主公,一时没反应过来。
只听魏延接着说到:“将军平时常常对我说到,现在虽被封为中郎将,但刘表不思进取,非雄主也,可怜一身本领无用武之地,最终老死长沙。”
黄忠听到这里,闭起双眼,面露悲愤之色。
“我家主公宏图大志,求贤若渴礼贤下士,非刘表可比,魏延已发誓至死追随主公。望老将军不要犹豫,一是报救子之恩,二是莫要辜负自己一身本领,魏延愿与将军一起驰骋沙场,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来。”魏延说完抱拳盯着黄忠。
韩宇听魏延说完,心想魏延这个神助攻我喜欢。
黄忠看了看魏延,又转身看向韩宇,见韩宇真诚的看着自己,心中一热,下跪说到:“蒙主公厚爱,黄忠愿效犬马之劳,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韩宇大喜,忙扶起黄忠,大笑到:“得二位将军,胜得卫青、霍去病也!”

从韩宇咏完《春望》的那一刻,刘琦就知道自己和韩宇完全没得比,而庞德公的评论则对今天的比试结果盖棺定论。虽然心中不甘,但事实摆在面前,只好故作大气的向韩宇表示祝贺并承认自己不及对方。
韩宇见状,也不好得胜不饶人,毕竟自己取笑人家在先,得胜又非真才实学,靠诗圣老人家打败对方也没什么可以自豪的,也连忙微笑还礼。倒是刘琮欣喜万分,拉着韩宇的手臂欢快的摇着。
庞德公见韩宇文采出众,气度不凡,而且胜而不骄,更难得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使自己深为欣赏。水镜先生和黄承彦等人也满面赞许之色。
而本来喜气洋洋的宴会气氛也被韩宇的这首《春望》破坏的荡然无存。刘表近来本就不喜刘琦,又见他比赛失利,让自己也脸上无光,心中不喜,借故身体不适回房去了。宴会也到此结束。
韩宇和刘琮并肩站在门边,等待里面宾客先行。庞德公来到韩宇面前,凝视了一眼韩宇,然后问道:“韩小友有闲可前来老朽居处,与我那些学生交流交流。”
韩宇心中大喜,这是庞德公对自己发出邀请了,忙道:“庞公莫要如此,直呼我名就可。待子修此间事了,就前往拜见庞公。”
庞德公点头一笑,携众人而去。
韩宇亦随韩嵩拜别离开。看到离别时小刘琮拉着自己久久不愿放手,韩宇难免也有点不舍。想到他后来虽然做了荆州之主,却被裹挟降了曹操,最后生死不明,不免心中一阵伤感,蓦然明白自己已经把他当作亲弟弟一般了。
来到韩嵩家中,韩嵩先询问了一些韩玄及长沙的近来情况,然后到后院拜见了叔母,谢绝了二人的留宿,与韩福一起回到客栈。
回到客栈,甘宁早已在房中。言及请辞,军中之人皆知刘表不喜甘宁,所以军中长官也不待见他,听说他要辞官而去,心中暗喜,虚伪的挽留了一下,未及半日就办好了离职手续,还任由甘宁本部人马一起离去。
甘宁本部有八百余人,如果都跟着自己在韩宇身边,目标太大,怕给韩宇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命族弟甘平先带众人坐自己的战船前往长沙,于洞庭湖附近等待,自己则回客栈等候韩宇。
韩宇听完大喜所望,要知这些人和甘宁出生入死,身经百战,战斗力可想而知。
随及和甘宁提起庞德公相邀之事,二人皆认为此事宜早不宜迟,明日一早就前去拜见。当晚睡下不表。
鹿门山,原名苏岭山,位于城东南约三十里,峭壁苍翠,景色幽丽。相传汉光武帝与襄阳候习郁巡游苏岭山,梦见山神(两只梅花鹿),故命习郁立祠山上,刻二石鹿夹于道口。百姓称为鹿门庙,久之以庙名山,谓鹿门山。近年因庞德公隐居在此,渐成当世名人高士的隐居之地。
三人早早起床,用过早膳。店小二早牵来三匹好马,原来甘宁知韩宇坐船而来没有马匹,昨日就买了三匹好马备在客栈后院。韩宇暗赞这位大哥粗中有细,当下也不客气,上马向鹿门山出发。
韩宇现代虽然也骑过马,但远不算熟练,连韩福的骑术也比不上,更不用说甘宁这久经沙场的武将了。还好他有特种兵的底子,学习适应能力非常快,从一开始的生疏,不一会儿就骑得有模有样,看得甘宁暗暗称奇。
未及一个时辰,已到鹿门山下。眼前的鹿门山郁郁葱葱,山林尽绿,景色宜人。
遇人问了庞德公隐居之所,三人牵马而上。
庞德公居所位于半山腰上,此处土地平坦,甚为宽阔,一座不知几进的四合院矗立中间,周围竹林遍布,又有小溪穿流而过,甚是幽静,真不亏是一个隐居的好地方。
韩福上前敲门,一个小童出来询问,没有通报就领三人入内,直至学舍。韩宇心想应是庞德公已有交代,故不用通报。
韩宇怕人多唐突,让甘宁和韩福在廊下等候,自己一个人走了进去。到了里面才发现原来里面有六人,庞德公高坐堂上,旁边坐着黄承彦,下面四人年轻人面向自己站成了一排,韩宇边走边看,其中三人俱身长貌俊,气宇轩昂,只有边上那人身材矮小,相貌丑陋,韩宇心想此人必是庞统,不由和他对视了一眼,然后礼貌地微微一笑,然后来到庞德公及黄承彦前面行礼。
韩宇其实是猜其他三人是谁,而庞统的身形相貌最容易辩识,所以对庞统有所关注并报以微笑。可庞统却以为在四个人之中韩宇最看重自己,不由对韩宇心生好感。汉朝多以貌取人(时代背景就是如此,非贬意),以往若有陌生人来,因为庞统貌丑而其他人俊俏,所以多看重诸葛亮等人而轻看庞统。谁知今天的韩宇不一样,对自己点头微笑却对其他三人并无表示。
“子修,我刚刚还在和他们说到你,不想你今天就来了。来,我给你介绍,石韬石广元。”庞德公说。
最前面的石广元听庞德公说完向韩宇行礼,韩宇忙忙还礼。
庞德公见两人行礼完毕道:“孟建孟公威。”
站在石广元后面的孟公威也上前行礼,韩宇也忙还礼。
“诸葛亮,字孔明。”
听到庞德公说到诸葛亮的名字,韩宇身子一震,心想终于亲眼见到历史上智力天下第一的诸葛亮了,不由心潮澎湃的看向诸葛亮。不想诸葛亮也在打量这位气宇不凡的年轻人,两个人的眼神正好碰在一起,让诸葛亮产生了一种异样的感觉,这种感觉他无法形容,有钦佩,有嫉妒,还有点想和韩宇一较长短的好胜心。
庞德公见两人都没反应,提醒道:“孔明,这位就是我刚才所念《春望》的做作者韩宇韩子修。”
两人闻言顿时双双回神行礼。
庞德公见两人行礼完毕,接着道:“家侄庞统庞士元。”
韩庞二人也互相行礼。
四人都介绍完,韩宇这才发现没有徐庶徐元直,暗叫可惜。不过眼前四位已经都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了。卧龙凤雏天下闻名,诸葛亮庞统自不必多说,其余两位也是世之大才啊!
石韬石广元,颖川人,后来出仕于魏国,官拜典农校尉、郡守;孟建孟公威,汝南人,后来也出仕于魏国,更是官拜凉州刺史、征东将军。

“少爷,这次家主让小的跟随少爷来襄阳,贺刘州牧次子的弱冠礼,怕少爷一路上辛苦,所以从临湘出发就一路坐船,刚才及到襄阳渡口,小的拿着行李先下的船,听到声响回头才见少爷已掉入水中,还好岸边水浅,又有刚才那个壮士相助,少爷才没出什么大事。”韩福答到。
韩宇听完努力回忆,下船时,韩福在前先行,自己刚要走上跳板时,突然身子一麻,然后感觉有人推自己下水。入水后江水刺骨寒冷,自己却全身无力,眼前白茫茫一片,随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韩宇收起思绪,说道:“哦,既然有壮士搭救,理应前去答谢救命之恩。韩福,可知壮士现在哪里?”
“应该还在岸边。”韩福答到。
“快带我去。”韩宇忙道。
渡口边,青石上,锦衣男子面朝大江,远望东方。
韩宇望去,其人身高约一米八九,相貌堂堂,虎背熊腰,一身衣服都快包不住的肌肉让人感觉浑身都是力量。不由心想,如果是个武林高手,给自己做个保镖,该有多好。
“多谢恩公救命之恩!”韩宇上前行理道。
男子转身见是韩宇,收起满脸愁容,答曰:“举手之劳,不必多礼。”
“不知恩公尊姓大名,小生必当铭记在心。”韩宇问道。
甘宁略一迟疑,说道:“某叫甘宁,不知小哥如何称呼?”
甘宁!韩宇听到心头一震。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据记载甘宁出身巴郡当地土豪,家境富裕。早年在益州刘璋治下为官,后在刘阖的策反下,与沈弥、娄发等人起兵反叛刘璋。后兵败依附荆州刘表,不得重用,再投江东孙权,有勇有谋,立下不世功业。孙权曾说“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相敌也。”据闻此人武艺高强,仗义疏财,颇有侠义之风,被后世评为三国二十四名将。眼下在这里见到他,可知尚在刘表帐下,而且观他刚才愁容满面,应该是不受重用,抑郁烦忧吧。
想到这里,韩宇内心狂喜,没想到来到大汉第一天,就碰到了这个绝世猛将,快速决定一定要好好结识,最好是可以留在身边,为我所用。
“原来是兴霸兄,兄之威名,如雷贯耳,今有缘有见,深感荣幸。小弟韩宇,字子修,长沙郡人氏。”
甘宁见韩宇沉默良久,又见韩宇道出自己的表字,知道韩宇已知自己身份,坦然一笑,说:“韩兄弟谬赞了,什么威名,我等粗鄙之人,有背主之名而已。”
“兴霸兄轻财重士、侠义豪杰,小弟深感敬佩。而且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前之事,兄长不必挂怀。兄若不弃,可否前往舱中一聚?”韩宇问道。
甘宁闻之,看着眼前的韩宇比较合眼缘,心想现在左右无事,不由缓缓点了点头。
韩宇大喜,忙转身向喊道:“韩福,快准备酒菜,答谢甘兄的救命之恩。”
船舱内,韩宇与甘宁二人对席而坐。酒过三巡,韩宇说道:“今幸得甘兄施以援手,不然小弟恐怕已成水中之鬼了。只是天寒地冻,甘兄却孤身一人来此渡口,所为何事?”
甘宁听完答道:“韩兄弟福泽深厚,自会逢凶化吉。只是我观你身强力壮,也不似不识水性之人,为何落水后竟一沉不起?甚为奇怪。”
见韩宇没有搭话,继续说:“不过天冷水寒,一时手脚不便也尚未可知。”
韩宇刚才也已有所怀疑,又听甘宁提起,更对自己落水之事感到疑惑,只是现在甘宁猜测可能和江水寒冷有关,自己也不想过多谈论,便只点了点头,算作回应。
甘宁抬手喝了一杯酒,接着说道:“我自益州兵败而来此地,已十余载。本想刘荆州雄杰,八俊之一,当年一马入荆州可谓意气风发;且荆州富庶,兵马强盛,当可大展鸿图,成就大事。谁知刘表无他远志,好谋无决,实非霸王之才。甘宁反叛之身,不受其喜,若不是怕世人评其没有容人之量,恐不愿留我多时矣。”说到这里,又给自己斟了一杯酒。
“如今刘景升迟暮,身体衰弱,必不久于人世。然我观其二子,长子平庸,次子尚幼,且俱非能守疆拓土之主。听闻江东孙权,雄才大略,招贤纳士,我有意投之。但是孙权麾下良将众多,我前又杀他爱将凌操,冒然去投,恐不相容。故心生忧虑,来此江边徘徊。哎!”甘宁叹了口气,然后拿起酒杯一干而净。
韩宇听完,心想还好还好,再晚一点估计甘宁就前往江东投奔孙权去了,和自己就一点关系也没有了。接口答道:“甘兄分析言之有理,但是我观孙权,现虽占有江东,实赖父兄之余烈,能守住江东已然了不得,要想逐鹿中原却是痴心妄想。”
“哦,”甘宁被他勾起兴致,忙问道:“贤弟快说,这是为何?”
韩宇瞟了一眼甘宁,然后拿起酒壶给甘宁倒了一杯酒,说:“曹操,世之枭雄,挟天子以令诸侯,坐拥中原,兵精将广;现又击败袁绍,统一北方指日可待。南方虽有刘备、刘璋、孙权、张鲁之辈,我观皆不是其对手!恕小弟言语冒犯,请问甘兄,汝留荆州还是前往江东,岂有异乎?”
甘宁听完,喃喃说道:“想不到我甘宁自诩英雄了得,可怜竟找不到地方让我一展报负。”说完又闷了一杯。
韩宇见时机已到,忙说:“以兄之本领性情,当不屑于坐享其成投奔曹操。只是不知甘兄有没有胆量搏一搏?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直至割据一方,一统天下。”
听完,甘宁两眼冒着精光,急切的问道:“如何搏之?”
韩宇稍微组织了一下思绪道:“吾父韩玄,现为长沙太守,爱民如子,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不管了,先忽悠了再说)。目下虽兵少将寡,但只要有雄心壮志,励精图治,何愁大事不成?刚才甘兄已说,州牧刘表,命不久也。刘表一死,兄弟相争,荆州必起风波,直至兵戎相见,再起战火。到那时,先取荆南四郡以为根本,待二子两败俱伤,我等提兵北上,全取荆州。然后厉兵秣马,西入巴蜀,东出吴越,北上中原,一统天下。试问甘兄,我之筹划,可能成否?”
甘宁越听越惊,呼吸急促的看着眼前这位今天才第一次相见的男子,韩宇的凌云壮志宏伟雄图已经深深地打动了自己体内那久久盼望建功立业的一腔热血。
韩宇长身而起,接着道:“然小弟虽有大展宏图之志、运筹帷幄之机,却无冲锋陷阵之能。甘兄当世猛将,有万夫不当之勇,不知兄长看不看得起小弟,助我一臂之力,成就不世功业?”说完双手抱拳,深深一躬。
甘宁听时,早起心潮澎湃豪情万丈,见韩宇这般,忙单膝跪地回道:“甘宁愿出生入死,助韩兄成就大事。”
韩宇大喜,赶忙扶起甘宁,同时心头一转,古人重义,何不效仿桃园结义!便对甘宁说:“如蒙不弃,韩宇愿与甘兄结为异姓兄弟,从此生死与共,永不相离,不知甘兄意下如何?”
甘宁大喜,自然同意。
说拜便拜,二人也不管什么繁文缛节,跪下对拜了三个响头,便算礼成,结为异姓兄弟了。甘宁年长,自为大哥。
韩宇有此大哥,心想自己的第一个武将有了,心中高兴,信心大增,不由酒兴大起,和甘宁连连举杯,最后两人都酩酊大醉,席地而眠。

竖日,韩玄便下令晓谕各军各县,由韩宇执掌长沙全郡军权,长沙上下,俱听韩宇号令。
“咚咚咚......”临湘城内校场,鼓声不绝。
城中一众将校军候,听到鼓声,忙从各处前往校场之中帅帐。
大帐之中,韩宇居中高坐帅位,庞统甘宁一文一武静立两旁。众人进帐,不知何事升帐,互相轻声询问。
韩宇注意到左首站立之人,身高八尺,面如重枣,目若朗星,约莫二十五六岁,料想必是魏延。演义中正是此人杀了韩玄,献出长沙,转投刘备,然后随刘备入蜀,又被提拔为汉中都督,镇守汉中十余年。此人晓勇过人,颇有计谋,提出的子午谷之谋让后世讨论了几千年,想到此不由多看了魏延几眼。
三通鼓罢,再无有人进来,帐前九人分二列站立,左首魏延,右首乃是管军校尉杨龄。这杨龄三十五六年纪,之前韩宇也曾见过,故而认得。其余众人,韩宇都不认识,想必是军司马之类。
韩宇奇怪不见黄忠,开口问到:“杨将军,为何不见黄老将军?”
“启禀公子,黄老将军之子黄叙体弱多病,平日黄老将军经常外出寻医治病,黄老将军素重军纪,今日没来,应该又是外出寻医问药去了。”杨龄答到。
韩宇点了点头,然后说到:“各位将军,我父亲已经把长沙一郡的军权交于我手。今日来此,并无大事,只是前来和各位将军熟悉一下,并且了解一下长沙的军事情况。”
帐下九人听完,一起行礼:“拜见公子。”
韩宇起身走到账中,扶起杨龄,说到:“大家快快请起,不必拘礼。”
待众人起身,韩宇已走到魏延面前,故意问到:“这位将军面生的很,不知怎么称呼?”
魏延见韩宇问起自己,忙拱手答到:“末将魏延字文长,本为刘州牧麾下别部司马,二个月前奉命前来长沙,防备江东孙权。”
“魏将军气宇轩昂,日后必封侯拜相,前途不可限量。”韩宇看着魏延说到。
魏延听了马上下跪大声说到:“魏延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
刚才魏延和其他人一样称韩宇为公子,这时不知为何直接拜见主公了?原来魏延之前在刘表帐下,和甘宁一样不受刘表重用,遭蔡瑁等人排挤。甘宁是受他曾反叛的身份所累,而魏延的原因是他那高傲的性格,所以多年以来还只是个军候。
三个月前,魏延不知如何得罪了蔡瑁,便被打发到了这个接壤扬州豫章与江东孙权偶有战事的长沙郡,蔡瑁怕别人非议,升了魏延一个别部司马。来到长沙,因韩玄不喜军事平时甚少前来军营,魏延来了两月,韩玄都不曾见过。杨龄等人见魏延心高气傲,也不十分待见他。魏延也不以为意,只和那黄忠,二人性格相似,又都武艺高强,惺惺相惜,甚为投缘。
魏延夜里想到两处遭遇,常常感叹自己一身本事,却生不逢主,英雄无用武之地。今见韩宇,龙行虎步英雄气概,莫名就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现在听韩宇对自己说出封候拜将这等话,心中肯定韩宇定是自己所期盼的名主,便毫不犹豫,表明心意。
韩宇见了大喜,忙扶起魏延,拍了拍其双臂。然后示意众人都坐下。
“杨将军,你来说说军中之事。”韩宇说到。
“是,主公。”潜移默化之中杨龄也口呼韩宇为主公了。“现在临湘城中有兵士二千,由黄老将军和我为正副统领;还有一部人马约三千余人驻扎在攸县,由刘磐将军统领以防豫章来犯;另外各县都有郡兵,人数在数十到上百不等,维持治安尚可。”
“军中军械粮草情况怎么样?”庞统在旁边问到。
杨龄听了看了看庞统,没有回话,然后看向韩宇。
韩宇打了个哈哈,说到:“是我疏忽,还未给各位介绍。”然后指着甘宁庞统二人说到:“这位是我结义大哥甘宁甘将军,现为我水军统领;这位是我师兄庞统,道号凤雏,现为我军军师,日后我若不在军中,各位需听军师号令。”
众人听韩宇说完,一阵互相行礼。韩宇示意庞甘二人也坐下,然后看向杨龄。
杨龄接着说到:“军中兵器以长枪和弓箭为主,因常与江东孙权作战,所以库中数量众多,长枪约有万余,弓和箭矢也足够装备三千人左右。至于粮草,平时多为郡守府供应,州牧府有时也会提供一点。目前军中虽然存粮不多,但也不必担心,今年长沙风调雨顺,郡守府粮草充足,到时自会拨粮过来。”
甘宁听完,本以为今日来到营中,调了粮草便可发往洞庭,以解自己部下缺粮问题,不想听杨龄说营中也粮草不多,心中着急,看向韩宇。
韩宇见了,先向甘宁点了点头,示意甘宁不要着急。
庞统又问战甲、马匹等事,杨龄言军服颇多却少铁甲,战马更是稀少,只有军候以上才能配有。
韩宇知南方缺马,尤其好的战马;铁甲耗资巨大,数量不多也是正常,便不再多言,命杨龄等人善待士兵勤加训练后散去,只留甘宁庞统及魏延在帐中。
韩宇拿出自己印信交于甘宁,说到:“大哥,我这边还有事要办,你先带着我的印信去找我叔父韩浩,让他马上准备五百石粮食,然后派人火速送往鹿角,先解了燃眉之急,日后我自会安排妥当,大哥勿忧。”
“好,我马上就去。”甘宁取了印信急匆匆的离开军营找韩浩去了。
“文长,我现在欲去拜访黄老将军,你可知黄老将军住处?”韩宇等甘宁走了之后问到。
“主公礼贤下士,魏延敬服,我这就陪主公去黄老将军处。”魏延一边说,一边心想自己没有看错,韩宇确为贤主。

二日后,零陵湘乡,经过沿途不断询问,韩宇、庞统、甘宁三人来到蒋琬居所。因烝阳远于湘乡,所以韩宇决定先来湘乡拜访蒋琬。
“得得得”,三人来到门前,庞统上前叩门。
“嘎吱”一声,大门打开少许,探出一个五十开外身穿黑衣的老者,看到庞统及后面的韩宇甘宁,问到:“三位何人?”
庞统答到:“襄阳庞统特来拜访公琰,不知老丈怎么称呼?”
“哦,我是这里的管家,他们叫我忠伯,我家公子正在会客,三位稍候片刻,容我前去禀报。”说完关门闪身入内。
以庞统之名拜访是庞统提议,怕蒋琬等人不愿接触韩宇这般官宦人家,吃了闭门羹。
少顷,大门打开,当中一人快步而出,忠伯不紧不慢的跟在后面。
来人走到前面,一边施礼一边说到:“凤雏先生前来寒舍,蒋琬未及远迎,还请恕罪。”
庞统听了知是蒋琬,行礼到:“庞统冒昧前来,公琰不要见怪才是。”
“哪里哪里,先生快请入内。”蒋琬虽见韩宇甘宁二人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气度不凡,但忠伯通报时只说襄阳庞统来访,所以以为韩甘二人乃庞统随从,也没过多关注,引三人来到客厅。
韩宇见厅中还有二人,想起刚才忠伯说蒋琬正在会客,料想这二人正是来访的客人。
“凤雏先生,蒋某给您介绍,这位乃是刘巴刘子初,这位是我表弟刘敏刘公迅,”果然听蒋琬指着那二人为庞统介绍。
韩宇听了心中大喜,暗中庆幸自己等人没去烝阳,先来了这里,不然一个人都见不到了。
“不知二位在此,庞某打搅了。”庞统施礼道。
“凤雏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刘巴三生有幸。”刘巴行礼说到。
“今日得见先生,刘敏幸甚。”刘敏也行礼道。
各人见过礼,蒋琬坐在主座,刘巴刘敏依次坐在右侧,庞统坐在左首,韩宇甘宁立在身后。
刘巴刘敏二人也和蒋琬一般,见韩宇甘宁如此人物竟是庞统随从,心中精奇。
待下人奉上茶水退去,蒋琬开口说到:“听闻先生随庞德公久居于襄阳鹿门山,甚少出门,不知今日何故前来寒舍?”
庞统放下手中茶盏说到:“不瞒诸位,几日前庞统已下山出仕。”
“哦!”三人听了都发出惊讶之声。
庞德公拒仕刘表之事广为人知,庞统乃庞德公子侄,王佐之才,没想到庞德公竟同意庞统出仕于刘表。庞统身处襄阳,三人不约而同的认为庞统出仕于荆州牧刘表。
庞统观三人神情,接着说到:“三位可能有所曲解,庞统并非出仕于刘荆州。”
“哦?”蒋琬三人听了更加奇怪。
“难不成是那刘备?”刘巴抢先问到,脸上似有鄙夷之色。
韩宇看在眼里,心中一动,抢在庞统之前说到:“刘备欺世盗名,假冒宗亲,假人假义,不足与谋。”
“对对对,说得非常对!公琰你看,这位小兄弟所说和我的看法完全一样,这回你相信不是我一个人认为刘备是个伪君子了吧?”刘巴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蒋琬听了尴尬的笑了笑,然后问到:“这位小兄弟语出惊人相貌不凡,不知如何称呼?”
庞统见已没必要再隐瞒下去,接口说到:“诸位,此乃庞统的主公,长沙太守之子韩宇韩子修。”
三人听了如惊雷在耳,刘巴也不笑了,张着嘴和蒋琬刘敏一样傻傻的看着韩宇。他们惊的不是韩宇的身份,惊的是眼前的年轻人是庞统亲口承认的主公。
韩宇见状,出来行礼,三人这才回过神来,起身回礼。
庞统接着介绍:“这位是甘宁甘将军,现为我军水军统领。”
甘宁听了也出来行礼,三人一一回礼,然后各自落坐。
韩宇开口说到:“刚才公琰先生问师兄为何来此,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吧。”
“师兄?”蒋琬奇道。
“嗯,韩宇不才,已被庞师收为关门弟子。”韩宇解释到。
“啊!”蒋琬三人听了又是一片惊呼。
韩宇接着说到:“如今大汉岌岌可危,各地诸候连年混战,天下百姓苦不堪言。韩宇虽然不才,但是心存百姓,愿匡扶汉室,早日结束这乱世,还百姓一个清平世界。但是长沙势弱,急需发展,前日听师兄言起,零陵有三位大才(本来是二位,韩宇见刘敏在,特意说了三位),韩宇特来相请。”
旁边的庞统等韩宇说完,接着说到:“三位先生,我家主公志向远大忧国忧民,听闻三位在此,星夜前来拜访,请三位先生为了大汉为了百姓莫要推辞,出仕助我主公一臂之力!”说完一揖到底。韩宇和甘宁见了,也起身作揖。
“好!”刘巴大声说到:“你是我碰到的第一个说刘备是伪君子的,我刘巴就视你为知己,士为知己者死,我刘巴认你作主公又有何不可!”说完走到韩宇面前,下跪说到:“刘巴参见主公。”
韩宇不知道刘巴为何如此讨厌刘备,竟因为韩宇同他都认为刘备欺世盗名就决定拜韩宇为主公,不过韩宇心里非常高兴,这么轻易就招揽到了刘巴,忙扶他起身,口中说到:“我得先生,如鱼得水啊!”
“主公谬赞,”刘巴说完转身,“公琰、公迅,我家主公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你们常说怀才不遇,现在明主就在眼前,何不和我一起,共仕一主,成就伟业!”
韩宇心想刘巴真是一个好属下,刚答应投效就马上进入角色,为自己拉人了。
蒋琬、刘敏听了,看了看刘巴,然后又看向韩宇。眼前之人的确气度不凡,眼神也极为真诚,但是二人还在犹豫之中。
韩宇突然想起庞统说蒋琬安民为本之说,朗声说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刘巴、蒋琬、刘敏三人听完,个个瞠目结舌,定在那里。
过了一会,三人逐渐回过神来,只见刘巴再次下跪道:“刘巴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看来这次刘巴是发自内心的,没有一点点意气用事。
蒋琬刘敏两兄弟看向对方,然后点了点头,同时下跪说到:“蒋琬(刘敏)愿为主公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韩宇见了大喜,忙上前扶起三人,说到:“有诸位先生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