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隆二年(961年)。
七月初九日晚朝后。
宋太祖赵匡胤将诸位将领留下喝酒。
猛灌了自己一杯,赵匡胤幽幽开口。
“诸位爱卿,朕夜不能寐。”
桌上的石守信和身边人对视一眼,从彼此的眼神中看出对于赵匡胤的举动大家都没有防备。
他当即追问。
“陛下这是怎么了?”
他们虽为君臣,也有过命的交情。
为了赵匡胤,让他们上刀山下火海又何妨。
但他的话却让石守信等人心凉了半截。
“朕担心,陈桥兵变再现。”
赵匡胤的视线扫过每一个人的面孔,这些他曾经无比熟悉的面孔。
这一刻又那么地陌生。
待众人面色一变,赵匡胤描补似的说。
“当然,朕不是怀疑你们,是担心你们的部下不安分。”
果然,该来的还是会来的。
石守信等人一直担心这件事。
不过他们觉得赵匡胤不是那等心胸狭隘之人,并且他们的能力有目共睹。
有能之臣不用,却用那些庸才。
这笔账如何算都不划算。
可这是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
如果站在赵匡胤的角度,他们怕是比陛下还果决。
一桌人面面相觑不知作何回答。
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是触霉头。
石守信做了一回出头鸟,他跪地拱手,“还请陛下明示。”
赵匡胤忙不迭拉起他。
“你们可以卸下手中重担,去自己喜欢的地方,购置良宅美婢。”
“我们再结个姻亲,便是一家人了。”
赵匡胤笑呵呵的,一边说一边给自己杯中满上。
石守信等人深知自己这是已经受怀疑了。
要么按照陛下所说的做,要么...等着抄家灭族。
就在他们想要应承下来的时候,天幕再现。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什么他娘的精锐,老子打的就是精锐!”
“骑兵连,听我命令,向敌人进攻!”
骑兵连的战士们,以一挡十,以一敌百。
敌方兵强马壮装备精良。
在成功引开敌人之后,他们弹尽粮绝。
再跑也是徒劳。
连长命令所有战士调转马头,和敌人正面冲锋。
这是所谓的自鲨搏斗。
所有人全部换上大砍刀,和敌人近身肉搏。
一个回合又一个回合,从一个连到一个班。
从一个班到最后只剩连长一个。
已被敌人砍下左臂的他抱着必死的决心。
给自己下达进攻命令,只身一人冲向敌方包围圈。
“骑兵连,进攻!”
他们成功吸引了敌人骑兵连主力军的火力,大部队顺利转移。
歪帽子将军粗噶的嗓音像洪钟一样,掷地有声传得很远很远。
酒宴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这一幕吸引了注意力。
包括主位上的赵匡胤。
这些人说的这些话,无疑是在打他的耳光。
好像在告诉他,让能者卸甲归田,扶一帮懦夫上位。
懦夫带的兵也是懦夫,让一群懦夫守卫他的江山。
不用等石守信等人造反了,倒不如直接拱手让人。
赵匡胤随即怒火中烧。
“这是什么妖邪!还不给朕撤下!”
满宫的禁军束手无策。
天空中的巨幕。
射箭箭穿、火烧不坏、水浇不透。
很快,他冷静下来。
哪怕赵匡胤也不得不承认。
巨幕中人所言是有道理的。
他的本意也非驱逐良臣,而是担心兵权分散,江山倾覆,到时社稷动荡,遭罪的还是黎民百姓。
“莫非真的是朕矫枉过正了?”赵匡胤喃喃自语。
想想一路追随自己走到今天为止的石守信等人。
如果他们不值得信任,就不会拥护自己做皇帝。
人人都想要做皇帝,武将想做,文官不可能一点心思没有。
想到一直劝说自己的赵普。
他想收服燕云十六州。
想兵不刃血地收回来。
但经历过战争的赵匡胤深知,两国交锋从来是残酷的,若现在把自己的老伙计们放下去,谁来取代他们率领士兵替他征战江山。
那些劝说他收回兵权的文臣吗?他们根本不懂什么军事战略。
在他之前依附郭威,郭威之后又是柴荣。
谁当皇帝他们听谁的。
当真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丞相。
那他凭什么尽听尽信?
赵匡胤放下了手中的酒杯,面色不虞。
“给朕把赵普叫来!”
他不只要重新考虑兵权的问题了。
这打到自家地盘来的到底是什么人。
为何他按照赵普所言,解除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
大宋为何还会外敌侵辱。
......
“认识这身衣服吗,那好,我再让你认识一样东西!”
和尚,和尚,去把老子那个……
不报此仇,我李云龙誓不为人!传我命令,一营集合!!!
……
“天下没有打不破的包围圈!
对我们独立团来说,
老子就不把它当成是突围战,
当成什么?当成进攻。
向我们正面的敌人发起进攻,
记住,全团哪怕只剩一个人,
也要继续进攻,
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
歪帽子将军站在一众将士前声嘶力竭。
汉四年(前203年)。
“此人有点意思。”
刘邦抱着胳膊,眼神带着英雄识英雄的意味。
注视着天幕中人的一举一动。
在天幕出现的那一刻,他并未有丝毫惊慌。
反而命人幕天席地设置桌椅。
一旁有人奋笔疾书,逐字逐句抄录天幕中人所言。
他和群臣坐在一处共同观察谈论。
这离奇的天幕一开始就献上悲壮的一幕。
让刘邦一众铁骨铮铮的汉子看着也不禁鼻酸,更有甚者要找到地方当场帮他们打回去。
而现在出现的这个叫歪帽子将军的男人,更是叫人刮目相看。
帽子虽歪,正气不改。
韩信直勾勾地盯着天幕中眼神坚毅的歪帽子将军出生入死的兄弟,跟馋肉的狼狗一样。
见他这个表情,刘邦露出了然的笑容。
“大将军欣赏他?”
韩信笑弯了唇。
“主公好眼力。”
韩信对于好兵一贯惺惺相惜。
可是刘邦那一双眸子更加锐利。
否则也不可能集齐萧何、樊哙等人愿意忠心侍奉在侧。
韩信看的是兵,刘邦看的是帅。
歪帽子将军一身刚直的气魄,宁折不弯,这让他想起了某位故人。
刘邦眼底划过促狭的光芒。
歪帽子将军表现出来的,不仅是作为将领的英勇,更有作为帅才的智谋。
把突破包围圈当成正面迎敌的打法,化主动为被动。
把求生变杀敌,鼓舞士气的同时,从战略上藐视对手,从战术上重视对手,张弛有度。
歪帽子将军出生入死的兄弟一死,他不顾劝阻杀上土匪窝。
哪怕这些人已经“投诚”,依旧为自己的兄弟讨回了公道。
前一刻自己还在欣赏的好兵转眼即逝,韩信痛心不已。
同时怀疑天幕中的一切。
“倒时让人疑惑,这独立团打的敌人,为何叫脚盆鸡?”
要不是这脚盆鸡,独立团何至于此。
现在的韩信还不知道以后发生的一切。
刘邦眸光幽暗道。
“想来是哪一不起眼的番邦小国。”
“我泱泱华夏,怎能叫一番邦小国欺辱了去!”
韩信主动请缨,长身如玉,跨步跪地。
“主公,臣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