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古典书屋 > 其他类型 > 重生之带着空间苟末世无删减+无广告

重生之带着空间苟末世无删减+无广告

醠旕桜齵謩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张甜甜在望不到边的废墟中寻找着。钢筋,塑料,衣物,凡是文明的残余物品都是她所需的。末世十年了,人类文明化为一片乌有,人类更是百不存一。从某个平凡的夜晚开始,暴雨,极寒,极热,虫灾……极端灾难接连上演。国不成国,家园倾颓。还活着的人们苟延残喘,在满目疮痍的大地上挣扎求存。这是灭世级大地震后的一个月,余震不断。具体多少级不知道,因为已经没法测量了,只知道就连余震也很可怕,地崩山摧,鸣声阵阵。张甜甜翻开一块碎石,一只被砸的血花四溅的老鼠映入眼帘。张甜甜大喜过望,这将成为她三天来的第一顿饭。烤老鼠的味道果真很美味,张甜甜吸吮着手指上残留的味道,回味无穷。她实在是太饿了,饿到只能佝偻着背,肋骨一根根的清晰可见。饿到老鼠骨头也不舍得扔,嚼碎了通...

主角:张甜甜刘丽   更新:2025-03-25 18:5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张甜甜刘丽的其他类型小说《重生之带着空间苟末世无删减+无广告》,由网络作家“醠旕桜齵謩”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张甜甜在望不到边的废墟中寻找着。钢筋,塑料,衣物,凡是文明的残余物品都是她所需的。末世十年了,人类文明化为一片乌有,人类更是百不存一。从某个平凡的夜晚开始,暴雨,极寒,极热,虫灾……极端灾难接连上演。国不成国,家园倾颓。还活着的人们苟延残喘,在满目疮痍的大地上挣扎求存。这是灭世级大地震后的一个月,余震不断。具体多少级不知道,因为已经没法测量了,只知道就连余震也很可怕,地崩山摧,鸣声阵阵。张甜甜翻开一块碎石,一只被砸的血花四溅的老鼠映入眼帘。张甜甜大喜过望,这将成为她三天来的第一顿饭。烤老鼠的味道果真很美味,张甜甜吸吮着手指上残留的味道,回味无穷。她实在是太饿了,饿到只能佝偻着背,肋骨一根根的清晰可见。饿到老鼠骨头也不舍得扔,嚼碎了通...

《重生之带着空间苟末世无删减+无广告》精彩片段


张甜甜在望不到边的废墟中寻找着。

钢筋,塑料,衣物,凡是文明的残余物品都是她所需的。

末世十年了,人类文明化为一片乌有,人类更是百不存一。

从某个平凡的夜晚开始,暴雨,极寒,极热,虫灾……极端灾难接连上演。

国不成国,家园倾颓。

还活着的人们苟延残喘,在满目疮痍的大地上挣扎求存。

这是灭世级大地震后的一个月,余震不断。具体多少级不知道,因为已经没法测量了,只知道就连余震也很可怕,地崩山摧,鸣声阵阵。

张甜甜翻开一块碎石,一只被砸的血花四溅的老鼠映入眼帘。

张甜甜大喜过望,这将成为她三天来的第一顿饭。

烤老鼠的味道果真很美味,张甜甜吸吮着手指上残留的味道,回味无穷。

她实在是太饿了,饿到只能佝偻着背,肋骨一根根的清晰可见。饿到老鼠骨头也不舍得扔,嚼碎了通通吞进肚中。

长长的低鸣从地下深处传来,如巨兽低吼。

张甜甜脸色大变,赶紧爬起来就准备逃跑。

这是地鸣声,大地震来临前的号角,这段时间她听过了无数回。

但一切都晚了,大地剧烈摇晃,裂缝横生。

张甜甜只能趴在地上,死死抓住身边可以抓住的东西。

乱石翻滚,“轰隆隆”的声音传来。张甜甜目眦欲裂,刚想躲避,一大块碎石就砸了下来。

意识消失的最后一刻,她感觉好遗憾啊,遗憾自己在末世待久了,似乎都忘了父母亲人的模样。

张甜甜再睁开眼时,映入眼帘的是熟悉而又陌生的天花板。她躺在柔软的床上,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脸上,带着一丝温暖的气息。

是梦吗?

她有些恍惚,十年的末世生涯还历历在目,也不知究竟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

张甜甜坐起身来,环顾着这个房间。粉色的床幔,柔软的地毯,书桌上摆放着一束鲜花,散发着淡淡的芬芳。这一切与末世的残酷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怎么可能是梦呢?她明明经历了如此可怕的一切。

先是持续了整整一年半的暴雨,她只能龟缩在自己的小公寓里,靠着仅存的食物和水艰难度日。

暴雨之后是极寒,一夜之间,气温骤降,大地被冰雪覆盖,许多人在睡梦中冻死。

张甜甜躲在一个废弃的地窖里,靠着附近废弃煤矿的矿渣取暖。

极寒持续了将近两年,最后的张甜甜实在找不到吃的,只能在地窖里挖掘蚯蚓裹腹。

极热紧随其后,气温高达六七十度,人类无法在户外生存,只能躲藏着,像阴沟里的老鼠。

虫灾是在极热过后爆发的,各种变异昆虫如潮水般涌来,半个手掌大的蚊子,成年人鞋子大小的蟑螂,张甜甜亲眼见到有人被巨型蚊子成了干尸,或者被变异蟑螂啃食殆尽只剩白骨。

最后,地震来临了。大地剧烈地摇晃着,房屋倒塌,山体滑坡,人们在惊恐中四处逃窜。地震的破坏力巨大,人类用无尽的智慧创造的城市坍塌成废墟,无任何一座建筑可以幸免。

连续不断的余震持续了至少月余,看,她不也死在了这余震中吗。

末世刚开始的时候,政府还有能力提供救援,随着接连不断的天灾降临,政府也应接不暇。

回忆着前世所经历的这些天灾,都是如此的真实,这不是她的梦,这就是她的上一世。

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距离末世开始还有整整三个月。

只见窗外阳光明媚,街道上行人如织,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和美好。然而,这一切都只是暂时的。三个月后,这个世界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将会降临。

张甜甜的目光落在了脖子上佩戴的祖传双鱼佩上。玉佩通体晶莹,双鱼雕刻得栩栩如生,仿佛在游动一般。

她拿起双鱼佩,玉佩触手温润,仿佛带着一种神秘的力量。前世,末世爆发五年后,一次激烈的打斗中,玉佩意外缺损,缺口划伤了她,也正是在那时,她才获得了空间。

然而,由于玉佩的不完整,空间只有一个小小的不足一百平的仓库,并且不带任何保鲜功能。在末世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空间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如今,重生回到末世前三个月,张甜甜决定不再重蹈覆辙。

她小心翼翼地划破自己的手指,一滴鲜血滴落在双鱼佩上,鲜血瞬间被玉佩吸收,发出一道微弱的光芒。

片刻之后,光芒渐渐消失。她闭上眼睛,脑海中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空间,空间看起来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高度足有十米,这么大的空间不知道能装多少东西。

张甜甜惊喜万分,她赶紧接了一杯热水放进空间里,准备检验一下空间的保鲜性能。

或许是空间已经转移的缘故,张甜甜发现自己的双鱼佩上布满了黑色的裂纹,稍微一碰就化为了细小的碎片,而自己的手腕处更是出现了一个浅粉色的双鱼印记。

看来空间是彻底转移到自己身上了,不过这样也好,不怕丢。

有了空间,接下来就要开始囤货了。

张甜甜拿出纸笔,认真地罗列起清单。食物肯定是首要的,大米白面,各种耐储存的罐头是大头,盐糖调料之类的也要大量囤积。

饮用水必不可少,各种容量的纯净水都要备上。药品也是关键,感冒药、消炎药、退烧药以及绷带消毒药水等应急药物统统写上。

武器方面,国内限制严格,张甜甜也没啥渠道,只能准备冷兵器如长刀、斧头之类的。

保暖衣物、帐篷、睡袋也要不少数量。还有发电机、太阳能板以应对电力缺失。

她一边写一边思考还遗漏了什么,突然就想到了种子,暴雨和极热期可以进行家庭种植,也可以对外掩人耳目。

其他零零碎碎的东西张甜甜暂时也想不起来,先紧着最重要的东西囤。


王丽的情况也差不多,但她怕留疤,只能强忍着。不仅自己不敢抓挠,还要注意着林晓雨,生怕这孩子任性,一不小心毁了容。

林家的房子是临时弄到手的,装修都是开发商的样板房,也没做什么特殊处理。一个多月的雨下过后,房子已经变得不成样子了。墙皮脱落的到处都是,斑驳露出后面深色的水泥来。

好几次了,一家人正吃着饭呢,头顶天花板掉下来一块墙皮,掉进碗里,一桌好菜就这么白瞎了。

次数多了之后一家人就只能转战厨房,偏偏厨房的吊顶也潮的能滴水,干饭吃到后面都能变成水泡饭,简直哪哪都不顺心。

林晓雨坐也坐不住,身上痒的厉害,又不敢抓,只能扭来扭去的缓解一下。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她都瘦成锥子脸了,白天吃不下去,晚上也睡不安稳。被子都是发潮的,总是带着一股霉味,弄的她这几天总想咳嗽。

林晓雨特别怀念自己以前的家,三层的别墅里到处都光鲜亮丽,光自己的卧室就有一百多平,还带一个小的会客厅,以前她总喜欢叫玩的好的小姐妹来聚会聊天。哪像现在,房间小的都没地方转身,窗户也小,本身通风就不好,雨下得大了更不敢开窗,环境就更差了。

她忍不住抱怨两句,“妈,在这里住的实在太难受了,我们真的不能回家里吗?”

王丽看见女儿这样,心疼的将她揽进怀里,“忍忍啊,忍忍就好了,听说这暴雨要下一年多呢,十层以下都会被淹没,咱家的别墅只有三层,虽说建在半山腰上,但还是不安全。”

“现在不是还没被淹吗,我今天看楼底下水位才到二楼过半,咱们先回家住着,等水位上来了再过来不就行了?”林晓雨单纯的说着些听起来很天真的话。

林晓峰在旁边听见了,斜睨了她一眼,不知是不是在嘲讽。

王丽很为难,林晓雨的话没法答啊。

见王丽不说话,林晓雨又去找林伟撒娇,“爸,我们先回家住好不好,等水位太高了我们再过来。”

早在林晓雨说那些不靠谱的想法时林伟的脸色就越来越难看,要知道,末世消息刚出来的时候他就到处托关系打听情况,尤其听说暴雨要下很久后就立即四处寻摸高层住房。

可惜国家的速度更快,第一时间叫停了房屋交易,他托尽了关系都没弄到一间房子,眼看着就要一家人去挤安置点了,他才咬牙,动用了当做底牌的老关系,这才在末世来临前两天弄到了现在的这套房子。匆忙间只来得及准备些物资,房子更是来不及改造。

这段时间,别说林晓雨了,他自己也是住的特别不舒服。他以前多会享受的人啊,长到四十多岁就不知道什么叫受苦,每天入口的东西不是海外新鲜空运就是特供。这才几天功夫,他连口顺口的饭都没吃过,要说瘦,他比林晓雨瘦的更厉害。

想到这里,林伟心头一股怒火冒了出来,尤其听见林晓雨还在不停的念叨着,抱怨着,这股怒火更是压不住了。

“啪”的一声,林伟站起来抡圆胳膊,结结实实的给了林晓雨一巴掌。

这一巴掌把所有人都打懵了,除了林伟隐约带着畅快的表情,其他几人脸色都是呆滞的。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填料的时候不能装太满,最多装二分之一的量,发酵时间也不能太长,最好发酵两三天后就开始使用,后面边发酵边使用,否则容易内部压力过大,然后爆开。

嗯,那场面请参考抽粪车爆了之后的状况,但凡经历过一次的人都会毕生难忘。

华国西北,某农作物研究基地。

一小块室内实验田上,两名中年研究员正在做记录。这里的光照很昏暗,是故意模拟的外界环境,他们的目的就是培养出对光照需求少的主食类作物。

地里的植株看起来不太精神的样子,大部分叶片都已经枯黄掉落,但这正是这种植物成熟的标志。

其中一个研究员这时终于记录完,搁了笔,说道:“差不多了,可以采摘了。”

另一人有些疑虑,“这才一个半月,太早了吧,正常都是2-3个月才能彻底成熟。”

“我们培育的就是早熟品种,你看这叶片都枯萎的差不多了,先挖几个出来看看吧。”

“也行,多做几个对照组。”

两人叫来了几个助手开始挖地,挖地用的不是平时用的那种大锄头,而是一个个的小铲子,有点像家庭园艺用的花艺铲,小小巧巧的,跟玩具似的,为了就是不伤及土地里的果实。

收了约莫有上百株,每株植物的根部都有两三个手掌大小的黄澄澄果实,竟然是土豆。

拿起一个土豆过了秤,竟然有惊人的两斤半,也就是说这个品种的土豆一株就能有七八斤的收获,再加上一个半月的生长期,一个人只要种上十株土豆并形成有效循环,就能保证天天吃饱。

这个收获实在惊人,就算家庭种植可能没有实验室的优厚条件,但是只要一株的收获能达到五斤以上,饿死人这种事情就不太会发生。

拿着土豆去实验室做成分测量,新型土豆的营养价值和旧品种的土豆区别不大,唯独淀粉含量会低上一些,口感上大概率不会是粉粉糯糯的,而是脆脆的口感。

两名研究员对视一眼,都清楚了事情的重要性,赶紧回到办公室里将情况上报。

自末世前三个月开始,这个研究所就按上级命令抽调大部分人员专门培育新型土豆,培育的条件极其苛刻,又是光照不足,又是空气和土壤湿度过大,简直是叠满了debuff,中间不知道失败了多少回,现在终于可以交出完美的答卷了。

一周后,新型土豆种子分发到了每个人的手中,一人只有一个,按照芽眼切割后能种六七株的样子,种植两轮后就能形成主食的接续。

张甜甜把新型土豆来回打量了个遍,除了比平时吃的土豆大了不止两圈外,无论是颜色还是质感都没有太大区别,也不知道研究人员到底是怎么培育的,这土豆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把切块的土豆在草木灰里滚了两圈,确保切口都能被草木灰包裹住,这一步是为了给伤口消毒,促进其发芽。

按照官方的种植指导意见,植株的种植间隔应在20公分以上,土壤深度30公分以上,种植之前要埋入生物肥料,一轮种植完后要给土地追肥,否则都会严重影响土豆的产量。

张家的阳光房用的都是长度大约半米的种植盆,一个盆里种两颗刚刚好,四个土豆切出来的芽眼都种下去,刚刚好占满一整个种植架,等以后种子变多了,可以再腾一个种植架出来专门种植,毕竟没有哪个华国人可以抵抗主食的魅力。


华国宣布末世信息后,紧接着就开始全面动员所有沿海城市居民向内陆迁移。

详细的迁移计划同时发布,可见华国提前很久就已经开始布局。

伴随着迁移计划发布的是国家呼吁全球海外留子归国,并清理国内外籍人员,令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出境。

一连串的事情震惊世界,漂亮国第一个站出来抗议,认为华国是在限制人权,大搞军国主义。为了保障在华漂亮国人的利益,漂亮国不介意采取军事措施。

一时间,国际局势动荡,漂亮国在东南亚巡航的六大舰队直逼华国南海地区。

华国对此情况早有预料,仅有的三大舰队枕戈待旦,一声令下就直奔南海而去。

国内,迁移工作依旧有条不紊的开展着。

在沿海城市的各个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地通知居民,并向他们详细解释了迁移的原因和安排。

“各位居民,由于末世即将来临,长时间的暴雨会导致海平面上升,从而海水倒灌城市。为了大家的安全,国家决定动员大家向内陆迁移。

请大家收拾好重要物品,按照指定的时间和地点集合,我们会有专门的车辆和人员护送大家。”工作人员耐心地说道。

虽然故土难离,但是居民们还是纷纷响应国家的号召,开始积极准备迁移。一时间,从沿海向内陆而来的车队一条接着一条,延绵不绝。

“我们要相信国家,听从安排。”

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说道,他家的小孙子刚从国外回来,别的没学会,就学会了国外那一套所谓的自由,气的老爷子天天在家用拐杖抽。

每个社区都设立了一个集合点,从各地调集的大量卡车和大巴车整齐排列着,有荷枪实弹的军人负责警戒,社区工作人员按照名单将居民安排至相应的车辆。

“大家不要着急,按照顺序上车,注意安全。”工作人员喊道,“自驾前往目的地的家庭向网格员登记,然后跟在我们的车队后面走。”

迁移路线全部提前清空,只允许项目车辆行驶,其余车辆全部绕行。

各迁移线路上,每隔十公里就会设置一个物资点,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水,确保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由于人口的迁入,与临海城市毗邻的城市压力剧增,城市每天都是超负荷运转,只能将一部分人向更内陆的地方转移。

沿海城市的一些重要工厂里,工人们正在对重要机器设备进行打包。这些设备会通过专列运往内地,作为末世来临后复工复产的重要生产资料。

而出于对国家的信任,虽然条件艰苦,但绝大部分百姓都只是默默忍耐,努力克服各种不便。

但总有那么一小撮老鼠屎,在上下翻搅。

“我们一家三口人,你们竟然只给一个这么小的房间,这让我们怎么住?”

一个穿着时尚,妆容精致,身上珠光宝气的中年女子正站在一间酒店单间门口,对着路过的政府工作人员询问道。

自从华国宣布末世将至的信息后,全国的房产交易就被全部叫停。开发商手里的房产全部上收,由国家统一分配,各城市的高层酒店也全部参照处理。

这女子本来和老公孩子一起常年居住国外,看到华国的公告后就匆匆回了国。

虽说在国外的时候,她总说华国的各种不好,但是一到关键时刻,就麻溜的滚了回来。

工作人员耐着性子,温声道:“女士,现在人口压力大,房屋数量有限,根据国家规定,3人及以下家庭分配单间,四至五人家庭分配标准间,六人以上单个家庭或者多家庭集中生活可以分配套房。不便之处请您谅解。”

女子有些不耐烦,“我知道你们的规定,但我告诉你,我有钱,大把大把的钱,给我安排个总统套房,多少钱随你开口,我出的起。”

工作人员一脸无奈,“女士,这不是钱的问题……”

“行了,别给我打官腔,”女子一脸鄙夷的看着眼前的工作人员,“给我换个总统套房,我给你十万。”

工作人员脸都黑了,“女士,我都说了不是钱的问题……”

“行行行,嫌十万不够是吧,二十万,我现在就能转账。”

“你……”

“小张,出什么事了?”

这时,一名腋下夹着公文包的中年男子从走廊尽头走了过来。

工作人员,也就是小张,一看见这中年男子就仿佛找到了救星似的,连忙说道:

“王主任,这位女士家里只有三口人,但是非要住套房,我解释过了,但她还是很坚持。”

小张说的含糊,但是王主任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几天来,这样的事情多到数不胜数,即便处在特殊时期,也总会有人看不清楚状况,大摆资本主义那一套。

“这位女士,我们按照国家规定,该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没有商量的余地。

现在各项资源紧张,分配是为了能让更多人有生存空间。

如果你在国内有愿意接收的亲戚朋友,可以前往投奔,我们绝不阻拦。

我们这里作为国家兜底政策,确实配不上你的富贵生活。

如果还有别的什么不满的地方,欢迎投诉。”

说完,王主任对着小张颔首,说道:“小张,楼下又来了一批迁移民众,你去帮忙做一下入住登记。”

“是!”

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中年女子呆立门口,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的,半晌才转回房间,把门关的震天响。

房间里,女子的小鲜肉老公和十来岁的儿子正在联机打游戏。

两人席地而坐,行李扔的地上床上到处都是,几乎无处下脚。

看着两人这样,女子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你们两个能不能有点用?东西也不收拾一下,房子也不能给我换个大点的来。”

女子的儿子头也不抬,“我让你回来前把衣服包包都处理了,换成黄金或者人民币,你不听,非要带回来。你看,多占地方。

至于房子,我看你更是痴心妄想。想想几年前的口罩期,我劝你还是老老实实听话,华国官方说什么就干什么,这里不是漂亮国,人家不吃那一套。”

女子:“你……”


继断电之后,天然气也终于断了。

虽说这一世提前有了准备,但是灾害严重,天然气也只是比上一世多支撑了一个多月而已。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燃气了,家家户户要怎么做饭。酒精块和无烟炭数量不多,两三天还行,时间长了哪有这么多存货。有反应快的居民已经想办法打捞水里的浮木了,暴雨和积水导致不少绿化带的树木拦腰折断或者连根拔起,都漂浮在水面上顺水流走。这些树木晾干了就是木材,一棵就能烧很久。

张家也去楼下象征性的捞了两次浮木,捞回来的还不够两次做饭用的,于是张家也就懒的再去了,反正空间里各种煤炭木炭多的是,不缺这点做饭的燃料。

张家是不缺燃料,但是别家缺啊,有的家庭都已经开始烧家具做饭烧水了,就算是这样最多也只能再扛一个星期。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自从发现天然气泄露之后国家研究所就在加班加点的研制新型装置。有个研究员提出了家庭沼气池装备,这玩儿的灵感还来自于以前农村的沼气池呢。

一个煤气罐大小的罐子,将各种生物垃圾扔进去发酵后就会产生沼气,用软管连接燃气灶后就能像使用天然气一样使用沼气做饭了。甚至发酵后的残渣还是优质肥料,很适合给家里的种植盆施肥用,做到了完美的资源循环利用。

优点是,这东西真的很适合现在这种情况。缺点是,这玩儿多少有点恶心。

它的原材料不仅包括各种厨余垃圾,还包括人体排泄物。人家农村的沼气池好歹是建在房屋外面的,这玩儿却是要放在家里用,甚至还要放在厨房,就在炒菜的锅旁边,就说恶心不恶心吧。

发明这个东西的研究员被其他人好一顿嫌弃,但是嫌弃归嫌弃,这东西的确能解决如今的问题。

于是,家用沼气装置上线了。

大家一边嫌弃的不要不要的,一边又赶紧下单购买,一家最少买两个替换使用,毕竟发酵产生沼气需要时间,两个替换正好循环使用。

张甜甜不得不佩服研究人员的脑洞,他们是真的只从功能出发,完全不考虑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啊。

买回来的东西遭到了全家人的嫌弃,张母说什么也不让这东西进她的厨房。张父头大,只能想办从线路上进行改造,最后还是在厨房与卫生间的隔墙上钻了洞,将东西放在卫生间,产生的沼气通过管道进入厨房,只要忽略原材料,勉强还是能接受。

于是,燃气的问题顺利解决了,至少家家户户又能吃上热饭,喝上热水了,至于厨房里总是会出现的若有若无的味道,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忽略了,毕竟人在末世,还是别那么讲究了。

不过这沼气罐产生的肥料当真是好东西,用来给植物追肥正合适,用过的植物长的又快又大,原本一个多月才能长成的大白菜现在二十多天就长的差不多了。

除此之外,官方竟然还回收沼气肥料,20斤给1积分,便宜是便宜了点,但这属于无本买卖啊,家里人多的攒上三五天就能凑够,卖给官方换成积分,又是家里的一个进项。

这样一来,也没人嫌弃这东西恶心了,毕竟人家又能做饭又能赚积分的,还要什么自行车。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