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皎月拿过来,连连点头:“对对对,就是这个。”
原来这里叫黑菜。
“你们要买这个应该去医馆呀,也是你们运气好,这黑菜是我十天前才捞回来的,原本准备用来给家中老婆子治疗瘿病的。”
王茹也识得这黑菜,吃了这个能治痰饮水肿。
苏皎月觉得有些意思,原来这昆布不是出现在海鲜干货中贩卖,竟然是在医馆里当药品卖。
她好奇道:“既然叫黑菜,为何没人将它用来做菜呢?”
老板挥挥手:“不好吃,拿来煮了水除了咸就没别的味儿了,要是不仔细处理,还很多沙,费劲又麻烦还不好吃,除了当药物谁愿意买它做菜呢。”
苏皎月挑了挑眉,这昆布外表样子看着确实有些埋汰,晒干后又黑又硬,还有一股子腥味。
但是处理好了,那熬出来的汤是格外鲜美呀。
“那咱们去医馆买。”
老板拦住二人,说:“我这儿多得很压根吃不完,你们看着给个价,卖给你们吧。”
最终,两人用十文钱换来一大篮子的昆布。
接下来,两人又买了些小菜。
王茹好奇她买黑菜做什么,便问了出来。
苏皎月望着一旁流过的江水,笑着说:“跟大骨熬汤,保准你们没尝过那么鲜美的滋味。”
王茹看着她一脸自信的样子,半信半疑地回了家。
别看苏皎月准备做关东煮是拍脑门的决定,实际上这也是她这几天观察清河县百姓的饮食习惯得出的结论。
这里辣椒没有普及,要想吃辣,便用芥末、茱萸、花椒等物增添口感,这里的鱼虾价贱,桌上也常见海鲜,总的来说,这里老百姓主要以清甜鲜香为主,辛辣麻咸为辅。
而关东煮恰好对上这里的饮食结构,加上又是冬天,苏皎月觉得要是用自己脑子里的配方,做出来绝对能大卖。
张阿婆见两人提着一大篮子的东西回来,倒有些吃惊。
这近一个月来,谢家又是请大夫买汤药,又是操办亲事,虽说她才给了王茹
三十两,但家中大小开销都是大朗两口子在承担,正珩大病初愈要养身子,伙食上开得肯定不能太差,年后正珩又要入学堂交束脩。
这日子啊,没有哪天是不花钱的。
张阿婆其实觉得单给两个孩子吃点好的就差不多了,大人们又不用长身体,凑合凑合就足够。
哪知王茹今日还是去买了这么多菜回来。
不过等菜篮子放到厨房,张阿婆翻看了下,才发现这里头竟然还有黑菜。
他们家就算再拮据,也不至于吃这又咸又腥的黑菜吧。
苏皎月先回屋子换了身简便的衣服,谢正珩没在屋子里,估摸着还在书房。
她感叹了下,又聪明又努力,难怪能逆境翻盘,寒门出贵子啊。
虽然是奸臣,不过能坐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甚至权倾皇室,那科考这一步最基础的,自然也是简简单单。
不过苏皎月想起张阿婆说谢正珩一连考三年的府试都没考上。
她在心里啧啧称奇,怎么一个人会倒霉成这个样子,每次都在考试那几天出现意外,而且还防不胜防。
这恐怕是有人在背后使绊子吧。
走到院子里,谢爷爷正在院子里松土,见苏皎月回来,便打了声招呼。
苏皎月走近些蹲下,这一块全都是种的白菜,她问:“爷爷,这么多白菜,咱们家吃得完吗?”